沟通式规划研究综述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思考
本文关键词:沟通式规划研究综述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思考 出处:《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至今,已涌现出诸多规划理论。其中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规划学界提出的沟通式规划理论,近年来逐步进入了中国规划师的视野。伴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城市规划中产权利益矛盾的日益凸显,该理论迅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沟通式规划的起源、主要思想、规划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对沟通式规划在中国如何更好地运用展开思考,提出了增大公众参与规划的权利、将沟通式规划纳入法制化轨道、在规划编制中设置沟通参与评估部分、规划专业教育中增加沟通式规划技能训练等建议。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so far, has emerged in many planning theory. The planning in 1960s by the Western communicative planning theory propos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entered the field of vision. Chinese planners with Chinese democracy and city planning middle benefit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the theory has aroused scholars' the origin of attention. And the main idea of communicative planning, content planning methods of systematic review, in Chinese to start thinking of how to better use of communicative planning, put forward to increase public participation rights, the communicative planning into the legal system, 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assessment set, increase communicative planning skills training plann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引言中国城市规划近年来逐渐由增量规划转型至存量规划,诸如旧城更新、产权重建、拆迁安置中错综复杂的“产权矛盾”越发凸显。随着《物权法》和《城乡规划法》的相继出台,公众对规划的参与意愿明显增强。规划师必须提前准备,以应对规划的大众决策而不仅是精英决策的新挑战,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众参与规划需制度保障[J];广西城镇建设;2004年04期
2 何波,刘利;重庆:总规修编中公众参与的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6期
3 高健;欧洲七国:公众参与现状与趋势[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6期
4 孙炳红;“阳光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规划师;2005年04期
5 王登嵘;;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规划公众参与体系[J];规划师;2006年05期
6 刘婧;;公众参与的起源及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发展[J];四川建筑;2007年01期
7 覃莺;覃宣;;关于公众参与规划和设计实践的比较和反思[J];华中建筑;2009年09期
8 杨静;;规划公众参与的转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9 陈志诚,曹荣林,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J];城市问题;2003年05期
10 李东;公众参与在加拿大[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世光;;村庄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出路[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冰;郭戈;;推行公众参与和增进居民居住福祉关系探讨[A];2013年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叶芳芳;;“新媒体时代”的公众参与何从何去——从番禺垃圾焚烧事件看新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勇;何丹;;转型期旧住区改造中公众参与意识及效果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肖珊;;从公众参与问题追寻历史上的君王与市民关系[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虎;;规划师微博使用情况及相关思考——基于面北上广深规划师群体的问卷调查[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8 张维功;王卉;;“阳光规划”管理机制与方法[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于海漪;;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历史演进与发展初探[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文博;;城市“四区”划定中的公共利益探讨[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领域不断拓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2 鲍京新;城乡规划需要公众参与[N];中华建筑报;2007年
3 记者 王婷;博弈:从无效到有效的渐变过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蔡瀛;公众参与是绿道建设的原动力[N];南方周末;2011年
5 杨俊;城市善治之道:政府与公众合作互动[N];自贡日报;2009年
6 广东管理咨询专家 吴嘉杰;公众参与,一个不可缺少的支点[N];东莞日报;2011年
7 黄怀;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环评进入公众参与阶段[N];厦门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多元目标下新型乡村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海莹;昆明市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张慧;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4 郭安宇;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刘俊;公众参与的灾后重建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万燕;基于公众参与的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刘琼;村庄规划全过程公众参与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8 顾中华;建设工程规划审批中的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李丹;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服务外包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高元;淄博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79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7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