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超高层结构地震位移及剪力响应峰值时滞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1 01:02

  本文关键词:超高层结构地震位移及剪力响应峰值时滞效应研究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超高层结构 脉冲族 类共振 弹塑性 时滞效应


【摘要】:近年结构震害表明,超高层结构在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出现了楼顶长时间大幅值晃动现象且时滞效应明显,其中大幅值晃动造成非结构构件破坏严重,现行设计方法对地震作用下超高层结构大变形的控制还有不足。因此,文中简要分析了结构响应峰值机理,对长周期结构进行了近场及远场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研究了长周期结构响应峰值与地震波中和结构基本周期对应频率的脉冲族之间的相关性,讨论了结构弹塑性对超高层结构响应峰值时滞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层结构与地震波中对应频率的脉冲族产生类共振是引起结构大幅值晃动的主要原因,仅基于加速度反应谱拟合精度选出的地震波不能较好预测超高层结构的大变形;类共振出现在地震波衰减段时会引起时滞效应;结构弹塑性引起的刚度退化会影响结构响应峰值及其出现时刻。
[Abstract]:Structural damage in recent years show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long-time large value sloshing of the roof of the super-tall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ar-field ground motion and the obvious time-delay effect, in which the large value sloshing results in serious damage of the non-structural members. The current design method is still insufficient to control the large deformation of super-tall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Therefore, the mechanism of peak response of structures is brief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time-history analysis of long-period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near-field and far-field seismic wave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ak response of long-period structure and the pulse fami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undamental periodic frequency of the seismic wave is studied. The effect of elastoplasticity on the time-dela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onse of super-tall structure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lse-like resonance of the corresponding frequencies between the super-tall structures and the seismic waves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large value sloshing of the structures. The seismic waves selected only based on the fitting accuracy of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can not predict the large deformation of super-tall structures. When quasi-resonance occurs in the attenuation section of seismic wave, it will cause time-delay effect. The elastic-plastic stiffness degradation of the structure will affect the peak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and its emergence tim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068,51478067)
【分类号】:TU973.2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特别是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9Mw)中,超高层建筑在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时间大幅值晃动、顶层位移响应峰值滞后明显的现象,结构大变形使得非结构构件以及设备管线破坏严重,长时间振动易使钢结构梁端部破裂,震后修复费用较高[1-4]。超高层结构在含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靖;方小丹;江毅;;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拐点特征周期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6期

2 安东亚;汪大绥;周德源;李承铭;;高层建筑结构刚度退化与地震作用响应关系的理论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4期

3 丁洁民;吴宏磊;赵昕;;我国高度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结构现状与分析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3期

4 肖从真;徐培福;杜义欣;李建辉;;超高层建筑考虑长周期地震影响的另一种控制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5 李恒;李龙安;冯谦;;用位移反应谱研究长周期设计地震反应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4期

6 Izuru TAKEWAKI;;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2011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Tohoku Earthquake[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1年05期

7 李东升;贾辉;李宏男;任亮;王国新;;论高耸结构地震动响应的时延性[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8 刘强;周瑞忠;刘宇航;;地震动瞬时能量谱与结构位移响应关系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9 刘宇航;周瑞忠;;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结构位移瞬时能量谱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春光;基于汶川强震资料的渭河盆地场地动力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挺;陈超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年15期

2 丁一民;;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绿色亮点——超高层结构受力控制因素风荷载效应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2017年07期

3 汪大绥;安东亚;崔家春;;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用于指导结构性能设计的若干问题[J];建筑结构;2017年12期

4 张强;;基于山地建筑结构特点下的地震动输入与侧向刚度控制思路构建[J];中国建材科技;2017年03期

5 田英侠;胡高兴;王亚楠;吕丹丹;;基于规范谱的隔震结构非弹性位移设计谱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6 谭启迪;薄景山;郭晓云;常晁瑜;;反应谱及标定方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世界地震工程;2017年02期

7 李英民;刘烁宇;;超高层结构地震位移及剪力响应峰值时滞效应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07期

8 陈保勋;何亚伯;梁城;;核心筒超前施工层数分析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3期

9 杜晓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J];山西建筑;2017年16期

10 杜永峰;徐天妮;洪娜;;不同震源机制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频谱特性及强度指标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建龙;地震动盆地放大效应与盆地深度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宏磊;丁洁民;崔剑桥;张保;;超高层建筑结构加强层耗能减震技术及连接节点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3期

2 方小丹;魏琏;周靖;;长周期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与反应谱[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3期

3 徐培福;肖从真;李建辉;;高层建筑结构自振周期与结构高度关系及合理范围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廖耘;容柏生;李盛勇;;剪重比的本质关系推导及其对长周期超高层建筑的影响[J];建筑结构;2013年05期

5 王亚勇;;关于建筑抗震设计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的讨论[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2期

6 李恒;李龙安;冯谦;;用位移反应谱研究长周期设计地震反应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4期

7 曹加良;施卫星;刘文光;蒋湘闽;;长周期结构相对位移反应谱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7期

8 赵昕;丁洁民;孙华华;巢斯;;上海中心大厦结构抗风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7期

9 安东亚;李承铭;;地震中结构损伤后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2011年S1期

10 吴琼;陈清军;;高层框架结构长周期地震反应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富华;福建地区瑞利面波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李雪强;沉积盆地地震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琳;李晶;;浅谈超高层结构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08期

2 王秀丽;成鸿博;;约束屈曲支撑对超高层结构的减震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8期

3 高玉斌;广州某广场主楼超高层结构方案分析[J];广州建筑;1999年04期

4 陈华柏;;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的创新与反思[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年01期

5 张建勋;带刚臂超高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李晶;;某超高层结构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0期

7 曾强;黄川;齐秀芝;鲍广鉴;;基于复杂因素影响的超高层结构施工力学对比分析[J];施工技术;2010年07期

8 严伟;王豪;;重庆英利大坪商业中心1号楼超高层结构设计[J];四川建筑;2012年04期

9 张正国,,傅学怡,王建俊,韦宇宁;带刚臂超高层结构工作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年04期

10 卢雷;原中晋;袁锐文;宫贞超;;某超高层结构大震弹塑性分析[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3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作勤;黄襄云;周福霖;;超高层结构设计及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2 董志君;李筱毅;阎培渝;欧阳蓉;;非荷载因素对超高层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3 陈兰;陈华龙;;某超高层结构钢骨混凝土柱制作施工关键技术[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赤宇;焦柯;吴桂广;赵云龙;;某超高层结构在长短周期地震波作用下弹塑性分析对比[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甄圣威;汪洋;;超高层结构弹塑性模拟中若干问题的讨论[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6 丁锡荣;赖鸿立;焦柯;;某超高层结构中巨型斜撑受力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潘旦光;谭晋鹏;;北京财富中心超高层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崔家春;李承铭;卢旦;田炜;;某新型超高层结构体系性能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雷;汤文;岳君威;;哈尔滨会展新城写字楼超高层结构体系设计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熊向阳;路岗;李亚明;魏志平;;厦门建发大厦超高层结构设计[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化杰;大型复杂结构施工时变特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鹏;长周期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与结构消能减震方案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姜涛;门式超高层结构的静力分析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赵迪;某带转换超限超高层结构抗震及关键节点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何联均;超高层结构施工塔吊的应力监测与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虎;粘弹性阻尼器对超高层结构的风振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程晓艳;弹塑性分析在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安东;硬质岩地基超高层结构沉降及后浇带设置问题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剑平;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弹塑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7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07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