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注浆加固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注浆加固机制研究 出处:《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裂隙岩体 注浆加固 Hoek Brown准则 数值模拟
【摘要】:采用离散裂隙网络(DFN)建立裂隙岩体模型,通过计算推导获得裂隙频率与Hoek-Brown经验参数的对应关系。借助离散元颗粒流程序PFC,计算分析了注浆加固前后岩体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以及沿不同方向和不同注浆黏聚力条件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在对Hoek-Brown经验参数物理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拟合注浆加固后的岩体强度曲线,并分析了注浆黏聚作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注浆加固后抗压强度大幅提高,各向异性程度明显降低,其力学特性由延性逐渐转变为脆性。围压较低时,按照Hoek-Brown准则与文中模型计算的抗压强度存在一定差别,随着围压的增加,其误差逐渐减小。依据JCond与Hoek-Brown参数间的定量关系,获得了注浆加固对岩体强度的作用规律,其中参数s受注浆加固影响更加明显。由于m_b主要反映了岩体本身的强度性质,s反映岩体的破碎程度,注浆作用的体现与参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吻合,证明了文中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Abstract]:The model of fractured rock mas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ure frequency and Hoek-Brown empirical parameters is obtained by calculation. The discrete element particle flow program PFC is used. The anisotropy degree of rock mass strength before and after grouting reinforcement and the stress under different direction and cohesive force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meaning analysis of Hoek-Brown empirical parameters. Fitting the strength curve of rock mass after grouting reinforcement,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law of grouting cohes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fter grouting reinforcement is greatly increased, and the anisotropy degree is obviously reduc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hange from ductility to brittleness. When confining pressure is low,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Hoek-Brown criter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JCond and Hoek-Brown, the effect of grouting reinforcement on the strength of rock mass is obtained. The parameter s is more obviously affected by grouting reinforcement. Because mAb mainly reflects the strength property of rock mass and s reflects the degree of rock mass breakage, the reflection of grout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parameter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is prov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5130914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No.20130131120084)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No.2015YQ002)~~
【分类号】:TU472
【正文快照】: ZHENG Zhuo,LIU Ren-tai,LI Shu-cai,WANG Xiao-chen,ZHANG Lian-zhen,WANG Hong-bo(Research Center of Geotechn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061,China)注浆作为一种处理不良地质常用的技术手段在隧道、矿山、地铁等大型地下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术才;刘人太;张庆松;孙子正;张霄;朱明听;;基于黏度时变性的水泥 玻璃浆液扩散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2 朱合华;张琦;章连洋;;Hoek-Brown强度准则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3 师林;朱大勇;沈银斌;;基于广义Hoek-Brown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节理岩体地基承载力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4 张庆松;韩伟伟;李术才;袁晏仁;刘人太;李金求;孙怀凤;;灰岩角砾岩破碎带涌水综合注浆治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5 杨志全;侯克鹏;郭婷婷;马秋;;黏度时变性宾汉体浆液的柱-半球形渗透注浆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6 张霄;李术才;张庆松;李海燕;武文东;刘人太;林明远;;矿井高压裂隙涌水综合治理方法的现场试验[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7 苏永华;封立志;李志勇;赵明华;;Hoek-Brown准则中确定地质强度指标因素的量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8 阮文军;基于浆液粘度时变性的岩体裂隙注浆扩散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5期
9 韩立军,贺永年;破裂岩体注浆加锚特性模拟数值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阮文军;注浆扩散与浆液若干基本性能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人太;水泥基速凝浆液地下工程动水注浆扩散封堵机理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霄;地下工程动水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与封堵机理研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光旭;;水平后退式注浆技术在高速铁路隧道穿越富水砂砾地层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17年08期
2 彭坤;沈青;彭俊;姚孟迪;曾严谨;;完整岩石的Hoek-Brown破坏准则适用条件及其与一种新的破坏准则对比[J];水电能源科学;2017年07期
3 施耀斌;叶义成;刘艳章;王其虎;岳哲;夏张琦;;基于Ⅰ-Ⅱ复合型裂纹破坏模式的条带矿柱破坏宽度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3期
4 马乙一;;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围岩位移特征研究[J];中外公路;2017年03期
5 张莹;苏生瑞;李景山;苏忆;;硅质岩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广西资-兴高速公路边坡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年02期
6 叶金胜;经来旺;王青成;姚文杰;周建;;破碎围岩巷道联合支护技术与监测分析[J];煤炭技术;2017年06期
7 田茂霖;肖洪天;闫强刚;;Hoek-Brown准则岩体力学参数非线性位移反分析[J];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8 郑卓;刘人太;李术才;王晓晨;张连震;王洪波;;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注浆加固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9 杨群;郭东;;基于1stOpt的强度准则的对比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10 何怡;陈学军;;基于GSI露天矿边坡岩体参数的获取与稳定性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召峰;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材料研发与注浆加固机理研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6年
2 邹友平;煤矿采空区高掺量粉煤灰注浆扩散机理及应用[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3 薛华俊;大断面软弱煤帮巷道注浆体力学特性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高岳;化学注浆扩散机理的透明土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李志鹏;断层软弱介质注浆扩散加固机理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6 俞文生;隧道泥质充填断层破碎带劈裂注浆扩散机理及工程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7 韩伟伟;基于渗滤效应的水泥浆液多孔介质注浆机理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8 张伟杰;隧道工程富水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机理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胡巍;岩体裂隙与管道动水注浆浆液扩散封堵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10 刘人太;水泥基速凝浆液地下工程动水注浆扩散封堵机理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开宗;陈从新;刘秀敏;郑允;周意超;;基于岩体波速的Hoek-Brown准则预测岩体力学参数方法及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2 佘诗刚;董陇军;;从文献统计分析看中国岩石力学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3 林达明;袁广祥;尚彦军;柳侃;张彬;;基于岩芯分级的Hoek-Brown准则参数研究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4 师林;朱大勇;沈银斌;;基于广义Hoek-Brown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节理岩体地基承载力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5 廖异;曾祥国;符文熹;刘卫国;;Hoek-Brown岩体非线性强度的线性化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6 戴国亮;龚维明;陈隆;;Hoek-Brown准则的多项式近似解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7 戴国亮;龚维明;陈隆;;基于Hoek-Brown准则嵌岩段桩-岩侧阻力修正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8 宋彦辉;巨广宏;;基于原位试验和规范的岩体抗剪强度与Hoek-Brown准则估值比较[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9 宋琨;晏鄂川;毛伟;张婷婷;;广义Hoek-Brown准则中强度折减系数的确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10 黄阜;杨小礼;赵炼恒;黄戡;;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浅埋条形锚板抗拔力上限分析[J];岩土力学;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霄;地下工程动水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与封堵机理研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孙锋;海底隧道风化槽复合注浆堵水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利平;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杨秀竹;静动力作用下浆液扩散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郑玉辉;裂隙岩体注浆浆液与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杨坪;砂卵(砾)石层模拟注浆试验及渗透注浆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川;建筑基础的注浆加固[J];探矿工程;1985年06期
2 陈豪雄;朱永全;;风积粉细砂地层注浆加固的试验研究和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1993年02期
3 凌同华;张胜;李升冉;邓杰夫;;邻近隧道施工既有桥桩变形控制及注浆加固方案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4 耿杰;注浆加固和注水纠偏方法的设计与施工[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2期
5 陈绪禄;刘玉华;李志栋;;注浆加固在上海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2年03期
6 刘毅;陈宝;;浅谈溶洞地基的注浆加固处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7 马海君;郝行舟;;浅谈地表注浆加固在不良地质隧道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8 林青;;软土地基注浆加固实践[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年08期
9 刘国良;;浅谈城市地铁修建周边房屋的注浆加固[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4期
10 杨兆仁;;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层原理浅析[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承石;;声波检测注浆加固岩土的性态及其判别指标[A];1990岩土混凝土声测技术新进展学术与信息交流会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陈勇;张小俊;宋雷;;腐蚀弱化地基注浆加固的地质雷达检测[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齐蓬勃;;董家河煤矿底板注浆加固实践[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王建文;;柠条塔煤矿注浆加固方案优化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王苏健;高卫乾;张顺新;;注浆加固及管棚支护在巷道过破碎带时的应用[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6 张伟宁;;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地基注浆加固[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绪禄;刘玉华;李志栋;;注浆加固在上海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张云;唐团;张毅;许法生;;玲珑金矿255米平巷注浆加固过程中围岩稳定检测与评价[A];施工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9 牛栋;;注浆加固、管棚支护工艺过陷落柱冒落带技术研究与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C];2008年
10 朱锦云;赵跃平;杨双发;钟毅;何绍林;;广贸大厦风化卵石地基注浆加固[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延颖;河北金牛葛泉矿自主创新助推企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张延颖 记者 李仁堂;葛泉矿:8个月创60多项科技成果[N];中国煤炭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鹏飞;九龙矿深部巷道注浆加固时效性分析及实践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见波;双高煤层底板注浆加固工作面突水机制及防治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3 雷进生;碎石土地基注浆加固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松软厚煤层采区巷道注浆加固及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章一;软弱介质充填裂隙的注浆加固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文圣勇;深埋煤岩体注浆加固效应与控制参数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马东东;改性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胡晶;富水区地下工程围岩注浆加固及止水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海龙;阶段矿房充填废石插筋注浆加固的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7 唐力;缺陷桩身钢管与注浆加固受力特性试验分析[D];广西大学;2017年
8 王刚;隧道富水地层帷幕注浆加固圈参数及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陈清通;采空区注浆加固治理浆液流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10 高文信;注浆加固地基承载力计算及工程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7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0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