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生产—消费均衡视角下城市商业中心演化研究——以南京新街口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9 10:11

  本文关键词: 商业中心 空间演化 生产—消费均衡 南京新街口 出处:《城市规划》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南京城市商业发展与中心演化的历时性梳理,指出在非西方文化语境下,传统城市是顶层设计下的空间生产机器,在特权消费与大众生产之间维持着精妙的平衡,商业则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的辅助性制度设计。近代城市工业化转型破坏了这一系统,但受地缘政治、工业基础等多因素影响,并未能在工业生产与居民消费之间重建平衡,商业空间发展两极分化。现代城市通过制度干预,重建商品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商业空间发展逐渐回归市场机制与公共政策的双重调节,并出现中心极化。在当前大众消费需求日趋分化的趋势下,商业空间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在新供求关系下,对城市商业空间规划从等级设定、规模预测、区位选择、主体特征以及空间组织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建议。
[Abstract]:Through the diachronic analysis of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entral evolution of Nanjing cit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under the non-western cultural context, the traditional city is the space production machine under the top-level design. There is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privileged consumption and mass production, and commerce is the auxiliary system design in this complex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urban industrialization destroyed this system, but was subject to geopolitics.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industrial foundation, has failed to restore the balance betwee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resident consump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pace is polarized. Modern cities intervene through institutions. Reconstructing th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odity production supply and consumption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pace is gradually returning to the dual regula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public policy. And the central polarization. In the current trend of consumer demand differentiation, commercial space development presents ne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urban commercial space planning from the level of setting, scale prediction. The location choice, the main bod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pace organization and so on aspect carries on the ponder,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278113、5147810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L02B01)
【分类号】:TU984.13
【正文快照】: 【修改日期】2015-12-30(2016)01-0043-07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应对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商业网点规划日益受到关注。但在规划实践中,普遍出现对商业空间发展内在规律认识不足、规划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陈志诚等,2011;马璇等,2012)。近年来,针对城市商业空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J];建筑学报;1998年07期

2 ;南京新街口城市环境改造[J];建筑创作;2003年10期

3 ;南京新街口的新地标——新百三期的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8年01期

4 ;南京金陵饭店[J];建筑学报;1980年05期

5 王宏伟;集聚的城市空间——论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不平衡发展[J];江苏建筑;2001年S1期

6 杨俊宴;吴明伟;张浩为;;南京新街口CBD的量化研究[J];华中建筑;2009年11期

7 谢\~;;南京新街口地下综合体步行通道空间环境研究[J];南方建筑;2011年05期

8 史云亘;康国定;华中;周秀慧;;信息化时代CBD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南京新街口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9 兵荐;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有新招:设立“逆耳之声”倾诉台[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1994年05期

10 沈光方;;商场大型活动中的物业服务保障[J];城市开发;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玉珏;孙世界;;城市商务中心区土地利用微观特征研究——以南京新街口核心区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史北祥;杨俊宴;;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用地空间演替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俊;何世茂;姚磊;;“多元、特色、立体”:旧城中心区更新发展模式及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4 薛丹;孙世界;;城市中心区高层商务办公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南京新街口核心区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巫丽娟;孙世界;;南京新街口地铁站地区的发展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欧阳惠林 姜天蔚;“一小时都市圈”商机无限[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王洛锋邋顾巍钟;南京新街口涌现一批财税“亿元楼”[N];新华日报;2007年

3 夏德时;南京新街口发出宣言[N];中国黄金报;2004年

4 戴子宁;南京新街口中央商务圈雏形初现[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杰 江苏记者 朱晓峰;“第一商圈”规划出炉[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赵剑波 邱美玲;南京新街口获国家级“金字招牌”[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姜圣瑜 杭春燕 本报通讯员 张先才;南京新街口新蓝图[N];新华日报;2003年

8 记者 尤莉 通讯员 苏交轩;我省将以优秀民警名字命名“示范标准岗”[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秦烨;南京新街口:劳模品牌赢得顾客心[N];工人日报;2005年

10 夏为民 顾巍钟;南京新街口拆出两大“钻石地块”[N];新华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俊;上海、南京、苏州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443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43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