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居住建筑被动式技术整合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 被动式技术 居住建筑 被动式设计 能耗模拟 出处:《吉林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被动式技术得到应用,然而,相比于国外的"零能耗住宅" "被动式房",我国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均按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指标限制进行控制,对被动式技术整合设计研究的较少。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现场调研了解居住建筑设计的现状,其次使用ecotect和斯维尔节能软件对居住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三个方面的节能设计及被动式技术的应用进行能耗模拟研究,在平面被动式分析中,主要考虑居住建筑朝向、体形系数对能耗的影响以及平面布局对整体空间舒适度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在立面被动式技术分析中,主要对外立面墙体保温、阳台、不同朝向的窗墙比、屋顶倾斜角度等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剖面被动式技术分析中着重对楼梯间、地下室以及整体被动式技术一体化设计进行总结。得出适宜的设计和技术方案,最后进行了被动式建筑设计和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整合设计实践,得出了整合设计的策略,通过能耗模拟,验证了节能效果。本文通过被动式技术整合设计研究,希望在《吉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的基础上,对长春市居住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提供一些启示和方法。
[Abstract]: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more and more passive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zero energy consumption housing" and "passive hous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energy-sav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evere cold areas of China is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index limit of the Standard for Energy-sav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research on passive integrated technology design is less. Firstly, this paper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ading and field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design. Secondly, the energy saving design and passiv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three aspects, plane, facade and profile, are simulated by ecotect and Swee Energy Saving Software, which are used in the passive plane analysis. The main consider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orientation, shape coefficient on the impac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lane layout on the overall space comfort analysis. In the facade passive technical analysis, mainly on the exterior wall insulation, balcony. The window / wall ratio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 roof tilt angle and so on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the passive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section, the stairwell is emphasized. The basement and the integral passiv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esign were summarized. The appropriate design and technical scheme were obtained. Finally, the passive building design and passive solar technology integrated design practice were carried out.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ed design is obtained, and the energy-saving effect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hoped tha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ndard of Energy-saving Desig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Jilin Province (energy-saving 65g), some enlightenment and methods will be provided for further energy-saving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hangchun.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理玉;21世纪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J];建筑安全;2000年04期
2 ;第四届居住建筑能源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将于2007年举行[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6期
3 ;山东居住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年06期
4 王昭俊;;第4届居住建筑能源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召开[J];暖通空调;2007年02期
5 杨春路;邸玮;张敏;;西安市五六十年代居住建筑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14期
6 冯粤;李凯;;居住建筑传统借鉴[J];建材世界;2009年04期
7 何雨维;何斌;;浅谈成都市优秀近代居住建筑的保护[J];建筑与文化;2013年07期
8 赵喜伦;;试论村镇居住建筑的形式与风格[J];华中建筑;1988年01期
9 胡仁禄;;美国老年居住建筑发展概况[J];住宅科技;1990年10期
10 郑辟通;;德国居住建筑环境与技术[J];新建筑;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玮;龙惟定;刘仲英;;上海未来居住建筑能耗预测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程极悦;胡承恩;;歙县明代居住建筑“老屋角(阁)”调查简报[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C];1980年
3 闫祯;李飞;徐礼来;崔胜辉;;城市居住建筑碳足迹与节能潜力分析——以厦门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4 李海承;李玉云;田英;陈桂营;;武汉市居住建筑节能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5 李宁;;小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冷供热[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6 曹新彦;王华伟;;“绿色居住建筑体系”的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7 邱童;徐强;杨建荣;王博;;上海居住建筑能耗水平研究[A];绿色设计 创新 实践——第5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13年
8 谭良斌;刘加平;;西部乡村居住建筑的能源与环境[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9 臧建彬;钱一宁;金甜甜;;基于居民用电总量的上海居住建筑夏季空调能耗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白莉;陈朝;李锋;;执行“节能50%标准”与“节能65%标准”居住建筑供暖能耗比较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静;银川居住建筑披“保温外衣”[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边文;沈阳居住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辜清明;《居住建筑能效评价标准》编制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司林;唐山对居住建筑全部进行节能改造[N];中国建设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尹海明 实习生 彭岑昕 戴竺芯;80米以上居住建筑要建整层架空绿化层[N];南宁日报;2013年
6 记者 王龙飞;2015年末,我省城镇新建建筑20%要变“绿”[N];山西经济日报;2013年
7 记者 马朝丽;对居住建筑全部进行节能改造[N];河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云佳;老年居住建筑需重视设计科学性[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9 记者 吴文杰 通讯员 曹琳;湖北省新建居住建筑接受节能“体检”[N];中国建设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江;我市明确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间距[N];南昌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蒲清平;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王建辉;自然通风条件下高层居住建筑周围空气污染物扩散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桑国臣;西藏高原低能耗居住建筑构造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Masoud Taheri Shahraein;伊朗居住建筑新型东西外墙构造节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妍;西北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浩;广州地区东西向居住建筑固定百叶外遮阳节能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铮;青海同仁河谷地区传统聚落与居住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廉超;西安当代居住建筑地域性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胡园;长春市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居住建筑空间布局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4年
6 阮丹;间歇局部懫暖的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高源;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张潇月;河南现代城市居住建筑的发展和转型[D];郑州大学;2016年
9 孟丹;居住建筑室内外PM2.5及其重金属元素的关联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安玉珍;马达加斯加居住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45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4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