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流前后管道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径向分布差异
本文关键词: 供水管道 管壁生物膜 滞流工况 微生物菌落 径向分布差异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探究供水管道管壁生物膜在滞流前、后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变化的差异性,依托建设于实际供水管网系统中的管网中试平台开展研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管道生物膜的形态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计数生物膜中细菌总数,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管道不同空间位置上微生物群落种类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滞流后细菌总数在两种管道上部增加较少,中部和下部增加较大.微生物群落在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内壁空间位置上分布较均匀,种群结构变化不大,球墨铸铁管中的种群结构分布变化较大.其中腐蚀菌属从空间位置的上部至下部含量依次增加,滞流后管道中部腐蚀菌落含量变化较大,应重点关注管道中部腐蚀菌落对管道腐蚀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the bacteria quantity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biofilm in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before and after the stagflation. Based on the pilot platform of water supply network system,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biofilm in pipeline were observed by means of electronic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in biofilm was coun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d the species and content of microbe community in different space position of pipeline were analyz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fter stagfla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increased les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wo pipelines, but increased mor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The microbe community distributed evenly on the inner wall of HDPE pipeline, an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d little.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ductile iron pipes varies greatly. The content of corrosion bacteria in the middle of ductile iron pipes increases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of the space position, and the content of corrosion bacteria in the middle of ductile iron pipes changes greatly after stagflation. The influence of corrosion colony on pipeline corrosion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嘉兴市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378455)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7403-003)
【分类号】:TU991.36
【正文快照】: 在供水系统中管道内壁与饮用水长期接触的表面存在着微生物群落[1]的生长与繁殖所形成的生物膜,管道中约有95%的细菌附着生长在管道内壁生物膜中[2].生物膜是由微生物以及其产生胞外聚合物[3](EPS)和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相互粘和形成的聚合体系.管道内壁生物膜的形成会导致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卡戟;“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2 王荣昌,文湘华,钱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用于生物膜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12期
3 张朝升;荣宏伟;张可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1期
4 ;调节生物膜生长的方法和组合物[J];化工科技市场;2008年08期
5 王海峰;徐冉;孔繁国;李风亭;;不锈钢表面生物膜电化学性质与稳定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6 周玲;;磷脂形状对生物膜自组织结构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赵庆良,刘淑彦,王琨;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量、厚度及活性[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8 马富国;张树军;曹相生;甘一萍;孟雪征;周军;王洪臣;彭永臻;;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23期
9 王锦旗;宋玉芝;王国祥;;溢流堰基质及生物膜对水体复氧及水质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1期
10 陈蓉;;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生物膜冲洗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波;;生物膜研究进展[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2 Michael Gittins;;生物膜及其清除[A];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大会资料[C];2011年
3 于树云;宋诗铎;;万古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表葡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隋森芳;;从分子到细胞——生物膜研究发展的动力[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5 陈Oz;;生物膜与后基因组时代[A];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八十次活动论文集[C];2003年
6 吴骏逸;陆维昌;陈邦林;;新型悬浮材料上的生物膜降解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于树云;宋诗铎;;万古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表葡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唐梦丹;郑建锋;赵敬军;;曲霉生物膜研究进展[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李剑锋;张红东;邱枫;杨玉良;;离散变分原则在生物膜形变模拟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B: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C];2013年
10 叶树集;马素兰;李红春;;生物膜上胆固醇传输动力学的非线性光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琪;顶级专家聚蓉 研讨防治“生物膜”[N];四川日报;2011年
2 记者 盛利;细菌生物膜研究将有效破解细菌抗药性[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常丽君;掌控细胞悄悄话 攻破细菌生物膜[N];科技日报;2012年
4 常丽君;新系统能将生物膜改造成生物材料工厂[N];科技日报;2014年
5 实习生 操秀英;科学家发明细菌膜检测新设备[N];科技日报;2007年
6 田建军;生物膜为污水处理提供新模式[N];经济参考报;2004年
7 辽君;生物膜让“老慢支”久治不愈[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生物膜+微孔曝气 净化水体初战告捷[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净化系统中生物膜快速构建方法[N];中国渔业报;2013年
10 唐伟;生物膜研究领域的新收获[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静;表面附着、休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滞留菌形成的影响及滞留菌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培谦;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ifimViiiw)生物膜的形成及相关基因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3 陈颖;肺癌生物材料植入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宿主免疫功能的关系[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史惠卿;亚-MIC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王小燕;气管导管材料表面细菌与真菌混合生物膜形成及真菌密度感应分子对混合生物膜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培培;生防枯草芽胞杆菌NCD-2ko株丰产素合成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陆笑;LuxS/AI-2密度感应信号影响草绿色链球菌生物膜致病力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祝泽兵;供水管网中的耐氯菌群及其耐氯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志辉;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生物膜形成和根际定殖分子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10 何洪静;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特征及其PIA上游调控子与亚-MIC红霉素影响其生物膜形成的关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颖娟;基于生物膜形成的乳酸菌连续接种工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薇;管道特征对实际供水管网生物膜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杨安逸;沼气搅拌式固定床的工艺及其生物膜特性[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4 王娟;抗生素锁技术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实验室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5 尼逸伦;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新模式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6 尹正国;脱管散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7 董丽红;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谢冰涵;低温对MFC产电性能及阳极生物膜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翟振;LEA蛋白特征重复片段对POPE生物膜的干燥保护活性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5年
10 戴行楠;污垢对城市原生污水换热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3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7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