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钢拼接十字形无焊核心的高性能屈曲约束支撑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无焊十字形截面 低周疲劳 滞回性能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避免十字形截面屈曲约束支撑的内芯在焊接后对低周疲劳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核心部件采用角钢拼接的无焊十字形截面.进行了3根屈曲约束支撑试件的拟静力滞回性能试验,其中无焊核心部件采用黏钢胶拼接4根等边热轧角钢的方法,避免焊接或直接铸造试件中不可控缺陷的产生.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支撑的滞回性能稳定,第1根角钢断裂前,试件的累积塑性变形能力远高于铸造十字形截面,比端部焊接加劲肋的一字形核心屈曲约束支撑也有所提高.在第1根角钢断裂后,剩余截面仍具有相当的耗能能力.3根试件的拉压不平衡系数均在1.1以下,满足AISC规定的1.3限值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low cycl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inner core of cross section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s after welding. A non-welded cross section with angle steel splicing is proposed. The quasi-static hysteretic performance tests of three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ing specimens are carried out. The solderless core parts are bonded with four equilateral hot rolled angle steel pieces to avoid uncontrollable defects in welded or directly cast specimen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steretic properties of this kind of support are stable. Before the first angle steel fracture, the cumulative plastic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ast cross section, and the zigzag core buckling constraint bracing of the welded stiffener is also improved. The unbalance coefficient of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of the residual section still has considerabl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3. The unbalance coefficient of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is below 1. 1,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1. 3 limit stipulated by AISC.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701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05)
【分类号】:TU317
【正文快照】: 屈曲约束支撑(BRB)耗能能力强、耐久性好、构造简单、加工方便,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BRB既可在新建工程中应用,也可用于已有建筑的抗震加固,是实现消能减震的有效手段[1].结构经历大震作用时,BRB先于主体结构发生屈服,耗散输入结构物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在地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家铭,中岛正爱,陆烨;屈曲约束支撑体系的应用与研究进展(Ⅰ)[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5年01期
2 李俞谕;肖岩;;屈曲约束支撑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3 史三元;贾建坡;;屈曲约束支撑在轴压力下整体稳定分析[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4 朱建湘;;浅谈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施工[J];中华建设;2008年06期
5 谢强;严承涌;赵亮;;屈曲约束支撑设计的刚度与强度准则[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孙佳伟;蒋守锋;;屈曲约束支撑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7 张洁;;屈曲约束支撑框架设计方法与算例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1期
8 罗开海;孔祥雄;程绍革;;一种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的研制与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10期
9 牧野俊雄;西川宏之;一b8康生;福田浩司;;钢制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开发[J];施工技术;2011年06期
10 时松;;屈曲约束支撑在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强;孙飞飞;张杨;;屈曲约束支撑的应用分类准则与性能标准[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杨菊;郑廷银;;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及研究进展[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丹;李帼昌;;屈曲约束支撑的仿真模拟研究现状及对比分析[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国强;孙飞飞;张杨;;屈曲约束支撑的应用分类准则与性能标准[A];影响中国-第二届中国钢结构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郭文辉;于伟峰;;用屈曲约束支撑提高建筑的抗震变形能力[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士云;郑廷银;;屈曲约束新技术在支撑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斌;叶献国;高鹏;;屈曲约束支撑在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雄;张卫海;;屈曲约束支撑在某办公楼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胡大柱;李国强;黄本才;孙飞飞;;屈曲约束支撑场馆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仁华;俞铭华;王林;;屈曲约束支撑极限承载力研究方法探讨[A];中国钢结构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暨2006年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彭德倩;同济学子研发大楼抗震“保险丝”[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东;屈曲约束支撑的动力性能研究及其在钢拱结构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永贵;屈曲约束支撑及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日;屈曲约束支撑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陈旭娇;屈曲约束支撑加固钢筋砼框架结构的粱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与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鹏;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抗震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刘怡;带检视窗的新型屈曲约束支撑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谢列平;带屈曲约束支撑的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黄金;基于框架结构的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7 蒋凯凯;装配式全钢屈曲约束支撑设计理论的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广州大学;2015年
8 杨凯南;屈曲约束支撑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杜志强;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李彩红;以钢筋为核心受力构件屈曲约束支撑的构造研究与试验[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8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8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