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地下结构抗浮计算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地下结构 切入点:二元地层 出处:《岩土力学》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临江地下结构进行浮力计算时,其抗浮设计水位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江河水位是不合理的,需要对场地进行渗流分析才能确定。在沿用本奈特假定的前提下,推导出一种简化算法用于临江二元地层的渗流分析,可得到强透水层中的水头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结构物底板水压力的实用计算方法为抗浮设计提供依据。其方法适用于堤前、堤后覆盖层有不同的厚度和渗透系数,以及宽度为有限或无限的边界情况。该法计算简便,结果足够精确。经过算例验证和比较,堤后小型结构物对强透水层中的水头分布影响不大,但大型结构物和堤后宽度收窄将会显著抬高水头。位于覆盖层中的地下室底板浮力呈中部大、四周小的分布形态,但位于强透水层中时则呈线性分布。
[Abstract]:When the buoyancy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on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near the river, it is unreasonable that the surface elevation or river water level should be directly used in the design water level of the anti-floating design, and the seepage analysis of the site is needed to determine it. Under the premise of using Bennett's assumption, A simplified algorithm is derived for the seepage analysis of binary strata in Linjiang River. The water head distribution in the strong permeable layer can be obtained. A pract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water pressure on the bottom slab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is presented,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anti-floating design. The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e front of the embankment, and the overburden behind the embankment has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the boundary case with limited or infinite width.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accurate enough. The small structure behind the embankmen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water head distribution in the strong permeable layer. However, when the width of large structure and the back of embankment is narrowed, the water head will be raised significantly. The buoyancy of basement floor in the overburden is large in the middle and small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but it is linearly distributed in the strong permeable layer.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No.Z015013)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20152M024)~~
【分类号】:TU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拴成,朱彬,马德梅;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现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胡振瀛,刘洁;地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地下空间;1998年03期
3 张玉辉 ,刘万涛;地下结构防水渗漏问题的探讨[J];水利天地;2001年05期
4 娄奕红,刘喜元,彭俊生;地下结构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3期
5 洪兵;;简述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J];民防苑;2005年05期
6 毛建政;地下结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初探[J];安徽建筑;2005年01期
7 王海波,解国梁,杨光,汪志强;一个地下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杜义欣;刘晶波;伍俊;杜修力;;常规爆炸下地下结构的冲击震动环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刘晶波;李彬;;地铁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10 郜东明;谭跃虎;马伟江;;地下结构的抗浮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拴成;陈拓其;;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评价[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刘志贵;万仁辉;;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刘志贵;;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地下结构》一书“前言”的有关部分(摘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刘晶波;闰秋实;杜义欣;伍俊;;地铁地下结构内爆炸动力反应问题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马民杰;李慧剑;张蔚;;地下结构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值模拟[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宋二祥;;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王明年;关宝树;;高烈度地震区地下结构减震原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9 袁勇;;地下结构高性能计算的挑战[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报告集[C];2007年
10 戚承志;陈灿寿;陈剑杰;钱七虎;王明洋;;长形大截面地下结构的横向自由振动方程[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宇鑫 实习生 李山;紧邻楼房施工须有安全保证[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东良;孔隙含水岩石中地下结构的水力荷载[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宾佳;地下结构地震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3 覃亚伟;大型地下结构泄排水减压抗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何涛;地下结构随机荷载反演与可靠性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文晖;地下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庄海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王璐;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赵冬冬;城市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3年
10 孙超;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健;可液化场地土与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张茜;地面爆炸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D];长安大学;2015年
3 尹恒;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中反应加速度分析方法的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繁;地震作用下地铁地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及软件二次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伏永政;轨道交通大空间地下停车场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郭宇行;斜坡地形地下结构抗浮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7 江开渡;液化地基与非液化地基地下结构动力响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梁妍妍;地下结构的抗浮研究与优化分析[D];广州大学;2016年
9 李玲玲;地下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10 杨谨瑞;竖向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中柱动力响应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64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56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