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建构视域下纪念性情感的空间形态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17:49

  本文选题:建构 切入点:纪念性 出处:《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各个领域逐步进入全球化,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浪潮的余波仍在当代建筑领域内荡漾。当代建筑创作在一波又一波的时代思潮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追求怪异形态和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不可否认,现代主义所代表的现代性精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社会对民主、开放和自由的追求,但是,现代主义也暴露出过分强调功能理性、技术至上以及对情感的忽视,以至于忽略了建筑的物质性对于建筑场所精神的塑造和空间情感的表达。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商业文化和大众通俗文化所主导的审美取向,把建筑形式引向了通俗化、商业化乃至庸俗化、过度商业化的境地。另一方面,随着商业和文化的全球化,西方文化意识形态正在向全球蔓延,全球思想和审美标准的同化,导致了建筑领域地域性特质、场所精神的逐渐消失。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建构理论作为解决当代建筑问题的一剂良药,把建筑的物质性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构理论基于知觉现象学的哲学观念,提出在平面、空间、表皮等抽象概念之前,建筑的本质首先是其物质性。建筑的物质性本质只是建构理论的工具和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重建建筑空间的精神功能,而这种精神功能可以是地域性情怀、场所精神或更加细腻的个人情感。所以建构正是通过物质性手段而让空间具有情感感染力。如果说建构理论是对现代主义的过度机械化和后现代主义的过度商业化双重批判的产物,那么,建构理论一方面是对现代主义忽视情感和精神功能的机器美学的对抗,另一方面,则是对后现代主义的甚嚣尘上的商业媚俗化的批判。因此建构理论为解决当代社会人居环境地域性危机、场所精神消亡和情感淡漠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冷战结束后,当代社会经历了经济的持续繁荣增长,人类的人居环境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善,但是,缺乏精神认同、缺少地域情感归宿、社区凝聚力的消失等问题仍是困扰人类人居环境的重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纪念性的建构和建筑纪念性精神的唤起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给不同社会群体带来精神认同和情感归宿,从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所谓纪念性,就是物质载体、行为载体所具有的保存和唤起人们情感、记忆的属性;而建筑纪念性,非纪念性建筑所独有,是建筑(景观)所具有的保存和唤起人们情感、记忆的文化属性。纪念性空间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空间形式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纪念性的意义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迁,从史前社会、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建筑纪念性的发展经历了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神权统治下的宗教崇拜、集权统治下的权力崇拜到现代社会民众集体精神的多元化表达等不同阶段,折射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精神的沧桑巨变。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纪念性心理与纪念性内容,也为建筑的纪念性建构与纪念性建筑创作开辟了全新的思路和创作方法。建构视域下的纪念性空间情感,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在政治话语主导下体现权力意志的纪念性,着眼于更加细腻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更贴近人性的情感。建构视域下的纪念性空间,继承了建构理论的物质性手段,具有对现代主义简化了精神功能的机器美学的批判性对抗,因此更具有空间表现力和情感感染力,能够引起更为广泛、深刻的情感共鸣和精神认同,让纪念性建筑空间充满感染力。当代城市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单一化、机械化,而城市纪念性空间的塑造为克服当代城市的这一通病,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作为论文研究命题的扩展内容,论文中提出把纪念性空间放到城市空间的整体建构中去,论文浅析了与纪念性空间建构紧密关联的三个问题,即纪念性空间的梯度分布、纪念性情感的社会感知计算、纪念性活动的公众参与。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社会个体和群体的纪念性情感转化为直观的数字信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纪念性活动的公众参与上,并结合社会感知计算的数字信息,在无需城市居民主动参与的情况下,节省时间和空间,做到“感知即参与”,从而发展出公众参与的新模式。最后,根据社会感知计算和公众参与所得到的数据信息,在城市空间整体建构的具体措施上,将纪念性空间划分为不同的规模和级别,有机地分布到城市空间中去,从而实现纪念性空间和情感在城市整体空间中的梯度分布。纪念性空间的梯度分布、纪念性情感的社会感知计算、纪念性活动的公众参与三者为纪念性在城市整体空间中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13;TU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宇波;纪念性建筑的立意[J];南方建筑;2000年01期

2 颜萍;东西方纪念性建筑的比较——比较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美国华盛顿纳粹大屠杀纪念馆[J];四川建筑;2002年02期

3 顾孟潮;纪念性建筑[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4 石景琨;殷青;;纪念性建筑的场景表达[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4期

5 姚瑶;苏继会;;中西纪念性建筑作品比较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年02期

6 姜军;孙清军;;纪念性建筑实体形式创作中的哀悼情感表达研究[J];华中建筑;2011年08期

7 薛文博;;纪念性空间的不同建构逻辑[J];山西建筑;2012年15期

8 ;建筑小常识[J];建筑工人;2012年03期

9 王月涛;林建群;孙清军;;当代纪念性建筑中形式原型的创新表达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10 曹斌;;谈纪念性建筑室内气氛的创造[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伯安;;纪念性建筑——一个具有永恒意义的建筑类型[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2 陈恒;刘u&;;浅析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思路——阅读德国柏林犹太人博物馆[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3 刘仁芳;;纪念性建筑环境景观植物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中连;纪念性建筑须注重环境设计[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月涛;基于主体意识层次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景琨;纪念性建筑场景化处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滕美芳;当代纪念性建筑的多元化创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中义;纪念性建筑空间及其设计表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姜军;纪念性建筑形式创作中的哀悼情感表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小龙;纪念性建筑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取向[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马俊涛;试读纪念性建筑的纪念性[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7 于t ;纪念性建筑的变迁[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8 秦康康;基于坡地环境的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唐荞菀;基于德勒兹影像理论的当代纪念性建筑叙事空间设计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庄逸君;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2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82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