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膨胀剂对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08 23:13

  本文选题:膨胀剂 切入点:补偿收缩 出处:《硅酸盐通报》2016年01期


【摘要】:通过掺加膨胀剂来补偿收缩变形是解决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重要途径之一。膨胀剂的掺加往往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工作性有不利影响,且随掺量增加,不利程度增加。一定掺量范围内,膨胀剂的掺加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能改善混凝土耐久性;掺量继续增加则会破坏混凝土微观结构,导致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大幅下降。同等掺量下,施加一定外部约束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密实度和力学性能有改善作用。目前针对低水胶比条件下,膨胀剂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则相对较少。
[Abstract]: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solve shrinkage cracking of concrete by adding expansion agent to compensate shrinkage deformation.The addition of expansive agent often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workability of concrete for compensating shrink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degre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expansion agent.In a certain range, the addition of expansive agen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for compensating shrinkage, but it can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expansion agent will destroy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ncrete and caus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to decline significantly.The compact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ensating shrinkage concrete can be improved by applying certain external constraints under the same amount of admixture.At present, the effect of expansive ag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nder low water / binder ratio is relatively few.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DJZR1313002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课题(20130191120019)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静;混凝土的碳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混凝土;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续娥,谢志高;经表面处理的钢纤维在砂浆中耐蚀性的研究[J];材料保护;1998年02期

2 尹健;龚胜辉;张贤超;庞绮玲;宋卫民;;基于酸雨和碳化耦合作用的混凝土耐蚀性能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3 程云虹,刘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及趋势[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龙玉凤;张虎元;郭青林;杨善龙;;莫高窟栈道混凝土劣化现状[J];敦煌研究;2010年06期

5 孙炳华;李志敏;佟建美;;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探讨[J];地下水;2010年03期

6 何娟;杨长辉;;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分析[J];硅酸盐通报;2009年06期

7 卢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J];工业建筑;1997年05期

8 张广平;;高寒恶劣环境条件下变电站建构筑物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J];电力建设;2013年03期

9 张贤超;李伟;;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试验分析[J];粉煤灰;2013年02期

10 张世宝;刘贵金;刘军;;水工混凝土的碳化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建泽;张俊芝;邹传仁;;基于碳化深度的水工混凝土构件耐久寿命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2 袁承斌;刘荣桂;梁正平;吕志涛;;混凝土不同应力状态下碳化速度的研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金伟良;夏晋;;汶川地震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思考[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迟;基于结构全寿命设计需求的环境作用与结构性能退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万小梅;力学荷载及环境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屠柳青;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碳化行为与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袁群;老化病害混凝土结构质量评估及粘结加固中的基础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张苑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评定及优化设计方法[D];浙江大学;2003年

6 仲伟秋;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陈寒斌;严重酸雨环境下混凝土性能与环境性评价[D];重庆大学;2006年

8 李趁趁;FRP加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曹卫群;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与耐久性防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朱静;活性MgO制备低碳排放复合胶凝材料及水化碳化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高创;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孟庆娟;石化结构基础中钢筋腐蚀问题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龙玉凤;莫高窟栈道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满;在役多龄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于福涛;二氧化碳改造普通和再生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胡建军;掺粉煤灰和矿渣粉混凝土的碳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王宏伟;纤维增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崔鹏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王玉珏;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与耐久性评估[D];河海大学;2004年

10 周述光;陕西省混凝土耐久性创新体制与机制及碱—骨料反应抑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世雄;在施工中使用UEA膨胀剂应注意的问题[J];广西土木建筑;2002年01期

2 黄振兴;U型膨胀剂的物理性能及应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1期

3 许忠光;;膨胀剂的正确使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年01期

4 陈海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中膨胀剂掺量的确定[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吴翠娥;;从标准的历次修订看膨胀剂产品质量的变化[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8年02期

6 靳建江;;正确认识科学利用,充分发挥膨胀剂效果[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年Z1期

7 谷芳;吴善才;黎韬;;非标方法对膨胀剂质量监测的探讨[J];工程质量;2010年07期

8 刘德春;熊小丽;;新型双膨胀源膨胀剂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6期

9 游宝坤;;答罗建成同志的质疑——再谈三膨胀源膨胀剂[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2年02期

10 赵顺增;;创新发展是膨胀剂行业的唯一出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同刚;黄春江;丁铸;;高钙膨胀剂的研究与应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廉慧珍;阎培渝;;当前使用膨胀剂的若干误区[A];混凝土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混凝土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翠娥;;从标准的历次修订看膨胀剂产品质量的变化[A];恭贺游宝坤教授70华诞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膨胀剂和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第五届全国膨胀剂和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A];第五届全国膨胀剂和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5 阎培渝;;一分为二看膨胀剂的使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莫立武;邓敏;;氧化镁膨胀剂的研究现状[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游宝坤;;膨胀剂应用的可开发处女地[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蒋青青;刘汉朝;;掺UEA膨胀剂高性能砼在倒T形叠合板楼(屋)盖工程中的应用[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阎培渝;;科学使用膨胀剂需要注意的问题[A];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C];2004年

10 苏慕珍;杨思忠;王军民;;浅论无机膨胀剂[A];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灼华;武汉三源公司去年膨胀剂销量突破11万吨[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健康时报记者 冯丽安;用膨胀剂泻药多喝水[N];健康时报;2009年

3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阎培渝;一分为二看膨胀剂的使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江西省萍乡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吴方贵 邓茂萍;新型混凝土膨胀剂的三大功能[N];中国建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苗苗;胶凝材料组成和温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俊龙;膨胀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4年

2 高钟伟;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双膨胀源膨胀剂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薛爽;硬石膏类膨胀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杜应吉;膨胀剂对混凝土主要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及其模糊评价[D];河海大学;2001年

5 吴杰;水泥中调凝组分对膨胀剂作用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张圣菊;外加剂对硫铝酸盐型膨胀剂效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明;膨胀剂在钢管混凝土中的膨胀作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杨松林;温度与外加剂耦合作用对铝酸盐型膨胀剂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朱学兵;砼防渗抗裂材料的配制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邱麟军;环丁砜类衍生物作为橡胶密封膨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23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23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