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协同激励有效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8-04-09 03:05

  本文选题:建筑节能 切入点:市场发展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09期


【摘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绿色建筑行动中的关键和困难环节。基于协同视域,从激励体系有效性和激励实施有效性双维度出发,考虑激励要素协同、激励过程协同、市场供需主体协同意愿等因素,构建协同激励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指标间相互影响关系,运用ANP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结果分析,为政府优化整合激励资源、促进市场整体发展提供对策。
[Abstract]:The existing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ransformation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ergy saving servi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also the key and difficult link in the green building action.Based on the view of cooper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llaborative incentive effectiveness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incentive system effectiveness and incentiv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such as incentive element coordination, incentive process coordination, market supply-demand main body coordination willingness and so 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exes, determines the index weight by using ANP method, constructs a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government to optimize and integrate the incentive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mpiric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城建大学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188) 住建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R1-14)
【分类号】:F42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兵;试点先行 推进建筑节能产业化[J];施工技术;2000年08期

2 ;建设部即将进行全国建筑节能工作检查[J];施工技术;2000年08期

3 姚江波,白蔚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J];华中建筑;2000年02期

4 ;明确目标 统筹规划 实现建筑节能跨世纪发展——记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座谈会[J];建筑;2000年01期

5 张波;加大管理力度 促进建筑节能快速发展——写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将要施行之际[J];建筑;2000年05期

6 ;坚定信心 努力开拓 全面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0年05期

7 ;国家鼓励的建筑节能技术[J];中国建材;2000年02期

8 ;建筑节能有章可循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正式出台[J];中国建材;2000年04期

9 ;国家将鼓励的八大建筑节能技术[J];中国建材;2000年12期

10 屈智,贾玉伟;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J];山西建筑;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琦;;对建筑节能认识的反思[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玉成;;21世纪初成都建筑节能展望及举措[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路宾;;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检测技术发展状况[A];庆祝北京制冷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瑜娟;贺随志;;浅谈建筑节能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李增亮;;浅谈建筑节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6 钞锋;杨全峰;秦兵;;谈建筑节能的问题和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7 徐文章;;建筑节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会君;冀晓军;;浅谈建筑节能的发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曹琦;;对建筑节能认识的反思[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魁英;王喜霞;;当代建筑节能设备与产品的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文化;建筑节能势在必行[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陈国兴;内蒙古要做建筑节能大文章[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记者  高岗栓;山西建筑节能做到有据可依[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郭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蕴含商机[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驻甘肃记者 王琰田;甘肃省建筑节能工作力度大成效显著[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记者 蒙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存在五大问题[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王童;浙江宁海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慧;建筑节能 任重道远[N];大同日报;2007年

9 王万厚;推进建筑节能正当时[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10 周月光;建筑节能要从图纸开始[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慧玲;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孙鹏程;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丰艳萍;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张海文;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7 郁文红;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陈砚祥;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海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高庆龙;基于空间分布的建筑节能气象参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胜;建筑节能中政府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2 徐晓飞;建筑节能的环境伦理思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宫晓玲;我国建筑节能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晓群;论建筑节能政府管理的状况及其改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吉琳娜;建筑节能技术选择及其政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傅剑;浙江省推广建筑节能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7 陈旭;建筑节能技术市场发展前景及推广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亮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服务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赵云峰;我国推广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其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代善国;某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与运行维护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4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24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