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折板式密肋拟扁壳的静力性能分析
本文选题:混凝土 切入点:折板式拟扁网壳 出处:《建筑科学》2017年11期
【摘要】:混凝土折板式密肋壳是由若干块密肋平板在脊(谷)线处交汇而成的新型空间结构,本文以其中的折板式密肋拟扁壳为研究对象,考虑结构矢跨比、脊线刚度、边缘桁架上弦刚度和密肋梁刚度影响,在点支承条件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密肋平板在屋盖中具有拱效应,边缘桁架上弦是屋盖的主要传力构件;屋盖整体刚度随矢跨比提高而增加,过低的矢跨比会增大结构轴力,并显著增加边缘桁架上、下弦的弯矩,建议矢跨比不宜小于1/6;脊线刚度改变几乎不影响结构静力性能,脊线截面高度可取屋盖跨度的1/50~1/30;增大密肋梁刚度能明显提高结构整体刚度,改善脊线和边缘桁架的内力分布,密肋梁截面高度可按结构跨度的1/60~1/35确定;边缘桁架上弦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和密肋平板内力的影响较小,其截面高度可与脊线截面高度相同。
[Abstract]:The concrete folded plate shell is a new space 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several multi-ribbed plates intersecting at the ridge (valley) line. In this paper, the folded plate multi-ribbed pseudo-flat shell is tak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onsidering the rise-to-span ratio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ridge line.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ic behavior of edge truss under vertical loa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tiffness of upper chord and multi-ribbed bea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ribbed plate has arch effect in the roof, and the edge truss chord is the main force transfer member of the roof, and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roof increases with the rise-span ratio, and the low rise-to-span ratio increases the axial force of the structure and increases the edge truss significantly.For the bending moment of the lower chor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ise-span ratio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1 / 6. The stiffness change of the ridge lin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tat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height of the ridge section can take 1 / 50 / 1 / 30 of the span of the roof, and increasing the stiffness of the multi-ribbed beam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To improve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of ridges and edge trusses, the cross-section height of multi-ribbed beams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1 / 601/ 35 of the span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chord stiffness of edge trus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multi-ribbed plate, and its cross-section height can be the same as the height of the ridge section.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801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8]2112号)
【分类号】:TU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晓雪,余忠;密肋壁板轻框结构住宅构造方法[J];山西建筑;2004年21期
2 付维博;密肋轻型节能结构体系施工技术[J];工业建筑;2000年05期
3 贾英杰,姚谦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4 张华刚;马克俭;杨期柱;;混凝土大跨度密肋式折板壳的结构形式与分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德生;刘洪均;;纸制密肋盒用于升板工程的试验[J];建筑技术;1984年09期
6 赵冬,陈平,姚谦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有限元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马金虎;冯仲齐;;有旋转自由度单元对密肋壁板轻框结构的计算[J];山西建筑;2007年17期
8 姚谦峰,陈平,张荫,赵冬;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节能住宅体系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9 袁泉,姚谦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10 李伟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密肋盖结构的特点与应用[J];福建建材;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方新;尚仁杰;吴转琴;李佩勋;;现浇混凝土密肋空心板的设计计算方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2 席秋红;姚谦峰;黄炜;陈国新;;基于损伤性能的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袁泉;姚谦峰;陈平;赵冬;贾英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计算模型及数值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4 史艳莉;王秀丽;王文达;;蒙皮支撑钢构件静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远方;李刚;冯克;;弦支脊拱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滕国明;张耀春;;五边形空翼缘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林元庆;;超高层密肋空腔楼盖及型钢梁柱节点精细化设计与施工[A];信息化推动工程建设工业化——第四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朱建华;刘哲锋;彭利英;;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夹心楼盖的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9 武振宇;张炎;;圆管截面空翼缘梁静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雪丽;张耀春;;蒙皮支撑的檩条体系的静力分析模型[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昌鲁;钢框架—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塑性设计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2 袁泉;密肋璧板轻框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赵冬;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受力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刘海涛;密肋复合板结构非线性数值模型研究与地震能量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岳亚锋;异形柱—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全寿命周期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荆罡;密肋复合墙结构两阶段简化计算模型及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黄炜;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爱民;中高层密肋壁板结构密肋复合墙体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熊耀清;密肋复合墙体损伤演化规律及损伤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云璋;黄土地区密肋复合墙结构地基基础静动力共同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春辉;密肋房式粮仓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承力机理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乔浩乐;粮食荷载作用下密肋房式粮仓复合墙体试验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昆鹏;密肋复合板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4 王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密肋复合板结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5 汤声波;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董二卫;密肋壁板轻框结构体系承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翟耀飞;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8 寇艳荣;密肋壁板轻框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明达;基于刚度退化和变形组合的密肋复合墙体损伤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攀聪;底部大开间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30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3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