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续速度场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
本文选题:基坑抗隆起 + 上限法 ; 参考:《岩土力学》2017年03期
【摘要】:传统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上限法的变形机构在用于饱和黏土基坑时,往往不符合基坑的真实变形。根据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构造了饱和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的变形机构和运动许可速度场,变形机构内部的土体作为连续变形体,且在边界处没有明显的破坏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上限法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变形机构更符合实际的基坑变形,而且可以考虑支护结构入土深度对基坑隆起变形的影响。结合算例与工程实例,并与基于Terzaghi机构和Prandtl机构的上限法、多块体上限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Abstract]: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raditional upper-bound method is often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deforma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when it is used in saturated clay foundation pit.According to the surface settlement curve caused by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in soft soil area,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otion allowable velocity field of upper limit analysis of anti-uplift stability of saturated clay foundation pit are constructed. The soil body inside deformation mechanism is regarded as continuous deformable body.And there is no obvious damage surface at the boundary.A new anti-uplift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for foundation pit based on upper limit method is propose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used in this method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epth of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on the foundation pit uplift deformation can be considered.The rationa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is method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upper bound method based on Terzaghi mechanism and Prandtl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bound method of multiple block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16YFC080020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50825803)~~
【分类号】:TU4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秦会来;黄茂松;;软土基坑抗隆起上限解法的工程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2 钱建固;王伟奇;;刚性挡墙变位诱发墙后地表沉降的理论解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3 黄茂松;余生兵;;基坑抗隆起稳定的块体集上限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4 黄茂松;余生兵;秦会来;;基于上限法的K_0固结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5 秦会来;黄茂松;马少坤;;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的多块体上限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震;黄茂松;袁聚云;;基于连续速度场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J];岩土力学;2017年03期
2 魏纲;许奎鑫;虞兴福;张苑竹;;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开挖施工监测分析[J];市政技术;2017年01期
3 魏纲;华鑫欣;虞兴福;;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6期
4 钱建固;周聪睿;顾剑波;;基坑开挖诱发周围土体水平移动的解析解[J];岩土力学;2016年12期
5 王洪新;;基坑的尺寸效应及考虑开挖宽度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J];岩土力学;2016年S2期
6 应宏伟;王小刚;张金红;周建;朱成伟;;各向异性软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极限平衡分析[J];工程力学;2016年09期
7 沈路遥;钱建固;张戎泽;;挡墙水平变位诱发地表沉降的简化解析解[J];岩土力学;2016年08期
8 应宏伟;张金红;周建;孙威;严佳佳;;基于空心圆柱仪试验的各向异性软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J];岩土力学;2016年05期
9 黄茂松;;土体稳定与承载特性的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10 张戎泽;钱建固;;基坑挡墙变位诱发地表沉陷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会来;陈祖煜;刘立鹏;;基于上限理论的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2 余生兵;黄茂松;;基于组合块体集的浅埋条形锚板上限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3 黄茂松;余生兵;;基于旋转块体集的深埋条形锚板上限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4 黄茂松;余生兵;秦会来;;基于上限法的K_0固结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5 杨敏;卢俊义;;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估算[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12期
6 王卫东;徐中华;;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圆形深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5期
7 秦会来;黄茂松;马少坤;;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的多块体上限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8 秦会来;黄茂松;王卫东;;非均质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极限分析方法[J];岩土力学;2008年10期
9 黄茂松;秦会来;郭院成;;非均质和各向异性黏土地基承载力的上限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10 黄茂松;宋晓宇;秦会来;;K_0固结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治平;论上限法解题方法的分类与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0年03期
2 李秀娟;杨俊杰;丁原东;王延凤;;上限法在加筋土结构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9年08期
3 杨洪杰,沈珠江,王建华,张宙云;c-φ材料的三维上限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4 陈康;;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4期
5 秦飞虎;黄文雄;;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地基承载力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6 林治平;上限法与滑移线法的一致及其相互补充[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89年02期
7 林治平,江雄心;带齿杯形件镦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利用上限法模拟非稳定变形过程研究Ⅲ[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2年04期
8 李泽;王均星;张小艳;;基于刚性块体系统的岩质边坡稳定性上限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9 秦会来;陈祖煜;刘立鹏;;基于上限理论的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10 ;更正[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秀娟;杨俊杰;原晓军;王延凤;;加筋土准粘聚力原理在极限分析上限法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吴志明;王洪义;;齿轮分流成形的上限法分析[A];塑性加工技术文集[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锋涛;结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秀娟;极限分析上限法在加筋土结构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张迎宾;边坡稳定性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宋晓宇;考虑强度各向异性的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7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4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