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临近地铁隧道的非对称基坑受力及变形性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5 00:22

  本文选题:深基坑 + 地铁 ; 参考:《施工技术》2017年S1期


【摘要】:对萧山华润万象汇大型基坑进行监测分析,将基坑近地铁加固侧与远离地铁侧非加固侧在支撑轴力、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和压顶梁沉降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侧区域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一致,但由于土层分布的不均匀以及两侧基坑挖深不一致,加固侧轴力增长较快;在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上都表现为中部侧移较大,但在最大水平位移出现深度、反弯点深度以及地表最大沉降这些方面,两侧区域存在一定差异;由于非加固侧排桩的纵向刚度小于加固侧的地下连续墙,所以非加固侧压顶梁沉降要大于加固侧压顶梁沉降。
[Abstract]: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large foundation pit of Xiaoshan Huarun Vientiane Huanghui is carried out. The foundation pit near the subway reinforcement side and far away from the subway side at the supporting axial force, and 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around the foundation pit is carried out.The monitoring data of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deep soil and settlement of compression beam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law of supporting axial force in both sides is the same, but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oil layer and the inconsistent excavation depth of both sides, the lateral axial force of reinforcement increases rapidly, and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deep soil is larger in the middle.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depth of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he depth of reverse bending point and the maximum settlement of the ground surface. The longitudinal stiffness of the unreinforced side pile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diaphragm wall on the strengthened side.So the settlement of non-reinforced side-compression roof beam is larger than that of strengthened side-compression top beam.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华润置地(杭州)发展有限公司;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5-K5-026)
【分类号】:TU4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新松;;建设单位在基坑工程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J];建设科技;2007年02期

2 郑辉;赵志川;;浅议城市环境下基坑工程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3 苗恒亚;吴杰;;基坑监测控制网的稳定分析[J];甘肃科技;2010年23期

4 王进;;深基坑监测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4期

5 范建;;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年09期

6 马穗斌,魏宏海,杨俊炜;试论理论分析指导下的现场基坑监测[J];江苏地质;1999年01期

7 蒋希亮;;基坑监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年04期

8 王友元;珠海口岸广场基坑监测结果分析[J];水运工程;2005年09期

9 赵琪,周恩度,谢剑彬,曾虹程,张帆;深大“人”字形开叉双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05年08期

10 王友元;珠海口岸广场基坑监测结果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俊能;刘干斌;刘晓虎;;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福明路站基坑监测分析[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晨光;朱烨昕;顾持真;姜科;何跃平;;基于实测的苏南软土区基坑预警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曹培峰;王巍;周维良;;世博中国馆临近地铁边超大基坑、多坑施工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4 张丰收;陈桂兵;吴涛;;基坑监测方案的探讨[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黄皓晖;;广州地区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何志燕;杨兆兵;;常州莱蒙都会深基坑监测分析[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克恭;;建筑基坑监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周冠南;崔涛;李有德;张羽;;软弱地层异形基坑群施工风险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冯丽;;土木工程监测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元庆;;新时期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技术及监测方案的优化设计[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韩庆文 李召炎 冯锡洪;基坑监测存在六个“不规范”[N];广东建设报;2006年

2 浙江精工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汪顺庆 杨志;混合型围护结构体系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N];建筑时报;2012年

3 记者 顾今;百年大计当雷厉风行先从基础抓起[N];建筑时报;2012年

4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倪飞;基于BIM基坑监测信息化管理新技术的应用[N];建筑时报;2014年

5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Shanghai ShenYuan Geotechnic Engineering CO., LTD;勇于进取 不断创新[N];中国测绘报;2008年

6 程光平 成海忠 田望生;打造泊车航母的虎狼之师[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凤展;强降雨作用下土质深基坑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吴朝阳;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魏道江;邻近既有建筑的地铁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与变形风险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磊;软土深基坑复合支护结构体系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吴彦;Partnering模式下建筑基坑工程风险动态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徐芳超;相邻深基坑同期开挖相互影响变形性状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4 潘珂;基于BIM技术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管理平台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张小涛;非对称超载作用下基坑变形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6 郭欣;明挖法和局部盖挖法地铁车站施工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7 雷正勇;土岩结合基坑监测及变形规律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8 于明;天融中兴广场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9 叶东昌;大型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优化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丽;地下水渗流对基坑及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影响的分析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1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51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7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