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城市蓄洪公园蓄洪安全分析与适应性景观规划策略

发布时间:2018-04-15 00:23

  本文选题:海绵城市 + 蓄洪区 ; 参考:《生态经济》2017年12期


【摘要】:城市湖泊蓄滞、错峰调节河川洪水的功能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下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湖泊在满足城市蓄滞洪功能的同时,也需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公园绿地属性。研究以福州市井店湖公园为对象,借助Arc GIS水文分析模组,探究城市湖泊蓄洪安全分析与景观规划相结合的蓄洪湖公园规划策略。通过分析蓄洪公园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淹没范围和水深分布,在确保安全蓄洪的前提下,提出相适应的蓄洪公园景观功能分区与消落带景观规划策略,以实现蓄洪公园水利功能与景观功能的协同规划。
[Abstract]:The function of urban lake storage and staggered peak regulating river flo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system.In the current wave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lakes not only satisfy the function of urban flood storage and detention, but also satisfy the comprehensive park green property of resident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Taking Jingdian Lake Park in Fuzhou as an object,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Arc GIS hydrological analysis module, explores the planning strategy of flood storage lake park combined with urban lake flood storage safety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lanning.By analyzing the inundation range and depth distribution of flood in different recurrence periods of flood storage park,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 flood storage, the suitable landscape function zoning and landscape planning strategy of flood storage park a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planning of water conservancy function and landscape function of flood storage park.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景观水文研究中心;福州市园林局;
【分类号】:TU986.5;TV21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谦,徐元明;浅析长江分蓄洪区运用补偿[J];水利水电快报;2000年21期

2 田旭升;对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的几点认识[J];治淮;2000年02期

3 刘砺;阿尔廷通蓄洪区洪水漫溢[J];水利水电快报;2001年24期

4 李支东,李可,周结斌,陈建明;行蓄洪区规划实施后评价探讨[J];水利经济;2003年05期

5 郭业友;荆江分蓄洪区要确保安全运用[J];中国水利;2003年07期

6 鲁峰,周正涛;关于沿淮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思考[J];水利经济;2004年06期

7 王家先;浅议安徽省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J];水利经济;2005年05期

8 刘晓群;蓄洪区防洪评估问题研究[J];吉林水利;2005年01期

9 吴永生;;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J];江淮水利科技;2007年03期

10 孔祥春;邹雨明;;岳阳市分蓄洪区建设与发展浅议[J];中国水利;200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沛炯;;淮河行蓄洪区发展方向探讨[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聂世峰;关洪林;;湖北省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思考[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3 聂世峰;关洪林;;湖北省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思考[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李双应;蒯文玲;沈吉;刘霞;;安徽沿淮行蓄洪区生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孙勇;;2003年淮河行蓄洪区运用效果分析[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徐迎春;陈平;刘四中;;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形成与变更[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袁达q,

本文编号:1751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51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