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正交方法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08:10

  本文选题:透水混凝土 + 配合比因素 ; 参考:《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透水混凝土作为新型生态环保型路面铺装材料,具有保护地下水资源、改善行车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然而由于透水混凝土材料内部含有较多孔隙且孔径较大,在提高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时,势必会影响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提高,并且其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也将会受到限制。因此研究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因素与透水混凝土物理、力学、抗冻性能的关系,对于透水混凝土在我国寒冷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抗压、抗冻性能的配合比因素问题,提出添加聚丙烯仿钢纤维提升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思路,采用正交试验,通过改变不同水灰比、碎石骨料粒径、聚丙烯仿钢纤维掺量设计了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按照现有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制备试件,采用稳定水压法测定透水系数、重量法原理测定孔隙率、使用SYE-2000数显压力试验机测试抗压强度、采用快冻法评估抗冻性能,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照相应的测试方法依次测定了透水混凝土的实测孔隙率、透水系数以及抗压强度。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物理、力学性能较优的各因素最佳搭配。通过正交分析点图分析了各配合比设计因素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2)采用快冻法对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进行了测试,冻融试验温度范围为-16℃-6℃。分析了透水混凝土冻融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同样采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较优的各因素最佳搭配。通过正交分析点图分析了各配合比设计因素对冻融测试指标(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在综合考虑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透水混凝土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water permeability , water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water - permeable concrete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xtreme difference method and variance method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J];华南港工;2002年01期

2 徐红;;透水混凝土系统应用探索[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刘香连;;透水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应用[J];广东建材;2008年08期

4 江信登;;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J];福建建筑;2009年12期

5 陈正清;;高强绿色环保透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辽宁建材;2010年04期

6 王军;;彩色透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5期

7 宋静;;透水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26期

8 王力健;;透水混凝土路面在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3年01期

9 王鹏;陈坚钢;徐亦冬;;透水混凝土综合效益简析[J];山西建筑;2013年22期

10 陈正来;;贝壳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J];人民长江;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占秋;周阳;徐俊峰;;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2 石云兴;宋中南;霍亮;戢文占;华成谋;史海龙;;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其在奥运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梁海区;李青川;黄崇奕;潘仁爱;唐明;;彩色透水混凝土在首届广西园博园工程中的应用[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4 张燕刚;石云兴;屈铁军;李艳稳;刘伟;;火山渣透水混凝土与普通透水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探讨[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效荣;;高强度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_5朝,

本文编号:1753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53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