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地震作用设计参数调整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及安全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7 12:40

  本文选题:地震作用 + 钢筋混凝土框架 ; 参考:《工程力学》2017年04期


【摘要】:汶川、芦山等大地震震害经验表明:地震中建筑遭受的实际烈度经常远高于规范规定的设防烈度,这导致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虽然随着规范的改进和新的设防区划图的提出,我国建筑抗震的安全水准在不断提升,但是很多专家仍认为目前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储备偏低。因此,确定合理的地震作用对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基于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一系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地震作用和荷载分项系数等参数的取值,对框架进行重设计,并对框架结构进行倒塌分析,研究地震作用设计参数调整对框架结构的设计控制指标、地震力、材料用量和抗震安全性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整措施将使底层柱轴压比增大约8%;楼板和框架梁的钢筋用量提高约6%;对初始破坏始于底层的倒塌模式,调整措施能明显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但随着设防烈度提高,地震下抗倒塌能力的提高程度略有降低。
[Abstract]:Wenchuan, Lushan earthquake disaster experience show that the actual intensity of building earthquake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urrent standard, which leads to the building structure very serious damage in the earthquake. Although with the normative improvement and new fortification zoning map, security level of our building aseismic was on the rise, but many experts still believe that the low reserves of seismic safe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at present. Therefore, to determine the proper earthquake action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eismic safety of building structures. The 2010 edition of < seismic design specification design based on a seri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adjusting the seismic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value of earthquake action and partial load coefficient, re design of the frame, and the frame structure collapse analysis, research on seismic design parameters adjustment The design of the whole control index of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force, influence of material dosage and seismic safety cause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justment measures will make the bottom column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is about 8%; the floor and frame beam of steel consumption increased by about 6%; the initial damage began in the bottom of the collapse mode, adjustment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eismic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mprove the anti collapse ability decreased slightly.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034,5137829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RC057)
【分类号】: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毋剑平,白雪霜,孙建华;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J];工程抗震;2003年02期

2 李剑;陈岱林;;地震作用最大方向的确定[J];建筑科学;2005年06期

3 江德保;顾晓静;;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取值分析与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04期

4 王宗策;;地震作用力的数学力学计算分析[J];科技风;2008年14期

5 吴鹏飞;曹加良;;地震作用及其确定理论[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6 欧进萍,段宇博,刘会仪;结构随机地震作用及其统计参数[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7 李明惠;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扭转影响的计算[J];机械设计;1995年12期

8 杨翠如;国际标准《结构地震作用》简介[J];工程抗震;1995年01期

9 符圣聪,林平,江静贝;重要工程的地震作用取值[J];工程抗震;2003年01期

10 王俭,王伟,王中华;地震作用下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机理分析探讨[J];房材与应用;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成刚;尹之潜;;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与其它荷载的组合计算[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周乾;闫维明;纪金豹;;地震作用下浮放物体摇晃响应仿真分析[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戴秋云;;在地震作用下核电站结构可靠性评价[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杨成;高夕良;李力;赵世春;张光辉;李英民;;大型火车站台结构的地震作用下扭转不规则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张誉;王卫;;双向地震作用下不规则框架的扭转分析[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6 唐凤乾;赵均;;屋顶塔上微波天线的地震作用计算[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侯杰;;地震作用下砖砌墙体倒塌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8 胡盈辉;庄茁;由小川;;大型储液罐在地震作用下的附加质量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波;欧进萍;;在多次地震作用下结构概率累积损伤初探[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蔡新;李益;吴威;叶松;;地震作用下堤防风险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朋;双向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及损伤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高霖;地面式钢筋混凝土水池自愈、渗漏试验及地震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3 崔丽丽;基于唯象模型的梁式桥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辰昊;单双向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滞回耗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沙峰;地震作用下车—桥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涛;大型落地式钢板仓地震作用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4 管英s,

本文编号:1763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63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