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肢冷弯薄壁型钢拼合箱形柱受压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本文选题:双肢拼合箱形柱 + 冷弯薄壁型钢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通过30根由双肢C形和[形冷弯薄壁型钢拼合箱形柱的轴压和偏压试验,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和最大荷载,并分析了其屈曲模式和破坏特征。采用ABAQUS程序对拼合截面柱受压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参数主要包括长细比、腹板高厚比、截面高宽比、偏心距与偏心方向等。结果表明:轴压中、长柱系列试件的破坏模式为绕弱轴整体弯曲破坏,轴压短柱系列试件为局部屈曲变形过大而导致的塑性折曲,绕强轴和绕弱轴的偏压试件最终分别为整体弯扭屈曲和整体弯曲破坏;试件的最大轴压荷载及刚度均随着试件长细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试件最大轴压荷载随腹板高厚比的增大而减小;试件的截面高宽比较大,绕两个主轴的长细比会相差较大,通过增加翼缘宽度以增大拼合柱绕强轴和弱轴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其最大荷载;偏压拼合柱的最大荷载随着偏心距的增加而降低。
[Abstract]: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 and maximum load of the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by axial compression and biasing tests of 30 C-shaped and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columns. The buckling mode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assembled cross-section column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ABAQUS program. The analysis parameters mainly include the aspect ratio, the ratio of height to thickness of web, the ratio of height to width of section, the eccentricity and eccentricity direction, etc.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xial compression, the failure mode of long column series specimens is bending failure around the weak axis, and the axial compression short column series specimens are plastic buckling caused by excessive local buckling deformation.The ultimate bending and torsional buckling and bending failure of the specimens under the biasing of the strong axis and the weak axis de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spect ratio of the specimens, and the maximum axial compression load and stiffness of the specimen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spect ratio of the specimens.The maximum axial compression load of the specim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to thickness of the web plate, and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to width of the specimen is larger, and the ratio of length to slenderness around the two main axes will differ greatly. By increasing the width of the flange,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ong axis and the weak axis of the spliced column can be enhanced by increasing the width of the flange.The maximum load of the composite colum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ccentricity.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05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205110006) 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2014K06-23)
【分类号】:TU3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洋;;新型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的研究总述[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9期
2 殷惠光,张跃峰;《低层冷弯薄壁型钢建筑技术规程》编制背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07期
3 殷惠光,张跃峰;冷弯薄壁型钢建筑体系的墙架结构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12期
4 管昌生;赵祥礼;代庆生;;Z形冷弯薄壁型钢连续墙梁的计算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2期
5 肖启仁;樊江;;中国和北美冷弯薄壁型钢有效宽度计算方法对比[J];四川建筑;2007年03期
6 曲鹏远;刘永娟;孙长江;王志刚;姜海燕;;冷弯薄壁型钢的应用与研究现况[J];科技风;2008年11期
7 曲鹏远;刘永娟;孙长江;王志刚;姜海燕;;冷弯薄壁型钢的应用与研究现况[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8年12期
8 苗二萍;张景旺;刘小峰;;冷弯薄壁型钢梁弯曲变形计算公式折减系数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田国平;南晶晶;吕金宝;;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及活动房屋底盘的设计[J];钢结构;2008年09期
10 惠颖;余巧萍;;我国规范用于计算其他强度冷弯薄壁型钢梁的适用性[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树坤;李元齐;沈祖炎;;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研究现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武胜;张厚;王伟;;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力学性能研究综述[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丽娜;田国平;;冷弯薄壁型钢活动房屋中的底盘的设计[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郭耀杰;翟伟;涂崇巍;;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拉铆钉连接受力性能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伟;何保康;蒋路;;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弹性畸变屈曲分析综述[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飞;李元齐;沈祖炎;;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史纪生;常立辉;陈雪庭;;二汽工业厂房结构冷弯薄壁型钢应用经验与回顾[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薛发;刘定荣;;再谈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体系[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文可;廖芳芳;何保康;王彦敏;;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帽型截面两跨连续檩条试验研究与直接强度设计法[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秦雅菲;张其林;;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墙柱体系设计方法及数值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贾西贝;彩钢超轻钢结构建造未来集成住宅[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智光;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广阅;低层建筑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雅菲;冷弯薄壁型钢低层住宅墙柱体系轴压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蒋路;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柱畸变屈曲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海明;冷弯薄壁型钢受弯构件稳定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冷弯薄壁型钢三肢半开口拼合柱轴向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方涛;冷弯薄壁型钢双肢抱合箱形截面柱轴向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沛松;冷弯薄壁型钢三肢开口T形拼合柱轴向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高红伟;多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风致响应分析与抗风对策[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曹树胜;异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6 黄壮;风吸力下蒙皮支撑Z形檩条临界荷载简化计算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罗鑫;冷弯薄壁型钢双肢闭合截面拼合立柱受压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王旭东;冷弯薄壁型钢六肢拼合截面立柱受压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左小雨;冷弯薄壁型钢三肢闭合箱形拼合柱受压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刘剑;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受弯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6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6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