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锚杆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中改进最小势能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18:19

  本文选题:锚杆 + 边坡 ; 参考:《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摘要】:为分析锚杆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基于最小势能原理,通过单元体虚位移方向的静力平衡方程确定滑面剪应力分布的解析解,构建剪切势能计算模型。在建立边坡支护系统的势能函数时考虑锚杆储存的线应变能以及弯曲应变能,提出改进的最小势能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将其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了锚杆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文中的计算方法可行且合理,锚杆的弯曲应变能对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锚杆的竖向间距、长度、锚固角、锚固力以及第一排锚杆距离地面的距离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影响较为显著,锚杆的刚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水平较低;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边坡的安全系数曲线呈现先递增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锚固角度为?22左右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存在最优值。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slope under the action of anchor r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potential energ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liding surface is determined by the static equilibrium equ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virtual displacement of unit body, and the shear potential energy calcul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When the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of slope support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linear strain energy and bending strain energy stored by anchor rod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an improved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with minimum potential energy is proposed. The influence of anchor parameters on slope safety factor is analyzed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and reasonable, the influence of bending strain energy of anchor rod on the safety factor of slope can be neglected, the vertical spacing, length, anchoring angle of anchor rod can be ignored. The anchoring forc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row and the groun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slope, while the stiffness of the anchor rod has a lower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slop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ength of the anchor rod, The safety coefficient curve of slope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tends to stable, and the slope safety factor has the best value when the anchoring angle is about 22 or so.
【作者单位】: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矿与建筑工程系;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清远市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站;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郭凌云;肖明;任yN;;端锚式锚杆数值模拟及其受力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2 汪明武,王鹤龄;无损检测锚杆锚固质量的现场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年01期

3 夏柏如,方铭东;一种扩大头型土锚的试验研究[J];现代地质;1997年01期

4 董晔;提高锚杆锚固力方法研究[J];地质与资源;2001年03期

5 李东波;赵冬;华军;张奇;;基于ANN的碳纤维楠竹锚杆锚固力预测研究[J];力学与实践;2013年02期

6 范要辉;;钻锚一体化研究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0年09期

7 熊建华;;采动巷道岩体变形与锚杆锚固力变化规律[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8 张丽君;王德龙;毛军;;土层扩大头锚杆扩孔钻具的研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年03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常文;赵兴东;张永彬;田军;;新型钉式双锚头压环锚杆锚固机理及工程应用[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晨;;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巷道支护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矿山现代采矿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夏宁;任青文;曹茂森;;锈蚀锚杆与砂浆粘结机理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徐颖;庄新炉;贾虎;;井巷掘进爆破对邻近围岩的损伤及锚杆锚固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程韶清;陈修和;;锚杆锚固体系设计方法探讨[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先炜;范欣荣;;锚拉支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 刘建胜 段国俊;优化撤架通道支护 实现综采快速搬家[N];山西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根飞;岩土锚固荷载传递规律与锚固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洪辉;充填型断层破碎岩体锚固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李东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碳纤维楠竹锚杆锚固力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康恩涛;基于MSP430的锚杆测力无线收发系统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卢瑞娜;锚杆挡土墙加固时锚固段群锚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王洪涛;考虑锚杆刚度效应的边坡加固机理及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范金成;煤矿采场与洞室中某些变形问题的解析分析及锚杆计算[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于富才;盘式锚杆锚固力的试验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涛;锚杆钻具与自动调整机构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7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97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