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批评的去向:记第一期“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建筑批评方向”

发布时间:2018-04-24 18:20

  本文选题:建筑批评 + 媒体平台 ; 参考:《建筑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正建筑批评,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始终助力于思想的发展与创造的精进。我国建筑批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开放的氛围与成熟的体系。受制于社会上"重实业轻人文"的风气与豪情冲天的大规模建筑实践,以及中文语境下人情社会对"批评"二字的拒斥、追求"短平快"和"娱乐至上"的媒体话语机制,加之艺术创造内部天然反对阐释与评价的趋向、批评理论与方法论的贫瘠,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精心包装的设计说明与流
[Abstract]:As a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positive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lways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ideas. Chinese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started late and has not yet formed an open atmosphere and mature system. Constrained by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industry and neglecting humanity" and the massive architectural practice with lofty feelings, as well as the rejection of the word "criticism" by human society in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pursuit of the media discourse mechanism of "short, flat, quick" and "entertainment first". In addition, the internal natural opposition to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rt creation, the barren criticism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he media platform is fill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refully packaged design instructions and flow.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分类号】:TU-0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千里;建筑批评的环境与氛围[J];新建筑;2001年01期

2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J];南方建筑;2001年01期

3 徐千里;;建筑批评的创造性与增值性[J];城市建筑;2005年12期

4 王家浩;;建筑批评与社会生产方式[J];建筑与文化;2011年06期

5 徐千里;将策略纳入方法──当代建筑批评的一种趋向[J];新建筑;1998年03期

6 徐千里;建筑批评与问题意识(上)[J];建筑;1998年12期

7 徐千里;建筑批评与问题意识(下)[J];建筑;1999年01期

8 张丹丹;;论建筑批评的作用、地位及其意义[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11期

9 余小红;树立建筑批评的人文尺度——读《建筑百家评论集》[J];安徽建筑;2002年04期

10 露易;双年展:一种建筑批评的开始[J];时代建筑;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金磊;抓工程质量要鼓励建筑批评[N];中国建设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饶佳林;我国当前大众传播下专业建筑批评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张之羽;浅谈建筑批评实践对为物建筑的重构[D];清华大学;2004年

3 袁园;解构作为一种中国建筑批评模式的可行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王雨前;国内实验建筑批评与思考[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7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97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8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