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山丘生态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异及格局优化

发布时间:2018-04-30 03:36

  本文选题:土地利用 + 乡村 ; 参考:《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合理优化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山丘生态保护区山东省泗水县为例,运用最近邻点统计、空间关联测度模型、空间韵律测度等方法分析泗水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特征,并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从森林、水体2个方面构建生态保护格局,探讨泗水县乡村聚落格局优化方向。结果表明:泗水县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态势显著,平均密度在1.6~4个/km2范围内,呈现出的"南北密,中间疏"的空间分异特征;聚落规模以小型聚落居多,斑块数量占总数的45.43%,存在低值集聚的冷点区,表现为"中部大,南北小"的分布态势;乡村聚落斑块形状较为复杂,连续性差,破碎化明显;聚落主要分布在高程73~250 m、坡度0~5?以及距河流600 m范围内。通过构建生态保护格局并根据乡村聚落对森林、水体的影响将其划分为重点整治型、限制扩张型、适度建设型和优先发展型4种格局优化类型,该研究结果可为生态保护与建设背景下区域乡村聚落的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aking Sishu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ishui County by means of nearest neighbor statistics, spatial correlation measure model and spatial prosody measur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pattern from two aspects of forest and water body, and the optimization dire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 in Sishui County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ishui County is significant, the average density is in the range of 1.6 ~ 4 / km ~ 2, showing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 and south dense, middle sparse", and the scale of settlement is mostly small settlement, the average density is 1.6 ~ 4 / km ~ 2, and the average density is 1.6 ~ 4 / km ~ 2. The number of patches accounts for 45.43% of the total, and there is a low value concentrated cold spot are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iddle part is large, the north and south are small", the shape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more complex, the continuity is poor, and the fragmentation is obvious, and the settlemen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levation of 73 ~ 250 m, with a slope of 0 ~ 5? And within 600 m of the river. By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pattern and dividing it into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rural settlements on forest and water bod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key regulation type, limited expansion type, moderate construction type and priority development typ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ural settlem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105)
【分类号】:TU98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琼;乔征;王葆华;;关中平原乡村聚落景观变迁典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3 王广超;李全林;王亚平;开黎黎;徐瑶瑶;奚秋燕;史华莹;吴敏;;苏州与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比较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马利邦;郭晓东;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J];山地学报;2012年04期

5 刘永伟;张阳生;李奕;;近10年来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6 浦欣成;王竹;黄倩;;乡村聚落的边界形态探析[J];建筑与文化;2013年08期

7 谢显奇;甘淑;余莉;任鹏飞;陈应跃;;岩溶山地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以广南县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8 李红波;张小林;吴江国;朱彬;;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14年04期

9 廖燕青;;探讨城郊乡村聚落景观的设计——以云头村为例[J];福建建筑;2014年03期

10 文运;赵书彬;张娟;;乡村旅游发展下海口乡村聚落景观的变化——以美社村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薛力;;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任慧子;曹小曙;李丹;;乡村聚落历史空间演化及其内部关联网络——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汪晓春;梅耀林;段威;许珊珊;;城市时代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优化及规划对策——以金坛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5 孙健;;乡村聚落绿化的景观美学原则[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宋若蔚;;延续川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以都江堰某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7 刘安生;陈伟前;胡金燕;;常州市特色村庄规划引导浅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段威;闾海;;生长的村落——一个普通山地村落的空间营造策略探寻[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褚兴彪;山东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2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珍;类型学在豫西乡村聚落更新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姚尚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当代乡村聚落布点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3 周亮亮;金华市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规律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祥熙;四川盆周山区乡村聚落发展度及其重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张凯博;类型学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更新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6 樊巧思;乡村聚落可持续性景观的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7 吴琼;新型城镇化下乡村聚落的植物景观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祖木热提·牙克甫;塔里木盆地南缘乡村聚落环境适应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黄雪华;广佛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年

10 梁嘉文;中山(香山)汉民系乡村聚落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22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22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