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高位组合切口定向爆破倒塌过程数值研究
本文选题:钢筋混凝土烟囱 + 高位切口 ; 参考:《振动与冲击》2017年15期
【摘要】:针对复杂环境下爆破切口高度在百米位置的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工程,为研究正三角矩形与倒三角矩形组合切口对烟囱爆破拆除倒塌及受力过程的影响,结合实际工程,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两种切口形状下钢筋混凝土分离式共节点烟囱模型,对烟囱倒塌及受力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切口形成后,约2~3 s的中性轴稳定时间(切口系数K=0.56~0.58)是烟囱不出现过早下坐和形成定向倾倒趋势的关键条件;支撑部位内侧混凝土承受的压应力要大于外侧混凝土,倒三角矩形较正三角矩形组合切口能够延迟切口角端压剪破坏的发生,延缓支撑部位中性轴后移速度以及使支撑部位承受较高压应力,有利于烟囱避免过早下坐和安全精确定向;由于倒三角矩形组合切口与倒梯形、倒三角梯形组合切口具有一定共性,烟囱高位切口定向爆破切口形状建议优先采用倒三角型切口。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rectional blasting demolition of chimney with the height of blasting cut at 100 meters in complex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bined cut of square triangle rectangle and inverted triangle rectangle on the process of demolition collapse and force of chimney blasting,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ngineering, The LS-DYNA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separated common node chimney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 two different notches, and the collapse and stress process of the chimney a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le time of neutral axis about 2 ~ 3 s (cut coefficient K _ (0.56) ~ (0.58)) is the key condition for the chimney not to sit down prematurely and to form the trend of directional toppling after the formation of blasting cut. The compressive stress of the inner concrete in the supporting part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outside concrete, and the compression shear failure at the corner end of the incision can be delayed by the reverse triangle rectangle than the positive triangle rectangle combined incision. Delaying the speed of neutral axis moving backward and bearing the support part under high pressure will help the chimney avoid prematurely sitting down and safely and accurately orienting. Because of the inverted triangle rectangle combined incision and inverted trapezoid shape, The inverted triangle trapezoid combined cut has certain commonness, and the shape of the chimney high cut directional blasting is preferred to adopt the inverted triangle cu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218)
【分类号】:TU7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虹;陈强;;复杂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烟囱快速拆除施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7期
2 ;上海第一座180米高钢筋混凝土烟囱“双滑”施工胜利完成[J];建筑施工;1979年Z1期
3 ;钢筋混凝土烟囱整体垂直移位[J];冶金建筑;1975年08期
4 王宝珍;钢筋混凝土烟囱裂缝腐蚀的原因及处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5年04期
5 刘杰英;何庆志;;钢筋混凝土烟囱的定向拆除[J];爆破;1987年03期
6 杨仁华;10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的定向倒塌爆破[J];爆破;1997年01期
7 金响顺,张宏;小口径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施工工艺改革[J];一重技术;2001年04期
8 王丁;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J];山西建筑;2002年09期
9 沈朝虎,张智宇,庙延钢,杜云鹤;钢筋混凝土烟囱触地飞溅分析[J];工程爆破;2004年01期
10 徐茂海;李金龙;闫哲;;10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机械拆除[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朝虎;杜云鹤;;钢筋混凝土烟囱折叠爆破间隔时间确定[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2 周伟;樊慧斌;陈士温;;滑框倒模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烟囱中的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贾巧玲;;某气化厂120m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施工技术[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智信;刘兴海;王东印;;钢筋混凝土烟囱向偏斜相反方向控爆拆除[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5 徐奋瑞;刘克谦;;重庆电厂240/6米钢筋混凝土烟囱动力特性测试分析[A];第十一届高耸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6 王洪伟;;13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方法[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7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燕;;钢筋混凝土烟囱内衬浇注施工工法[A];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夏有保;李富荣;;钢筋混凝土烟囱外立柱式液压爬升倒模施工技术[A];第十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言志信;叶振辉;刘培林;;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倒塌过程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10 杜引刚;卫云亭;惠宽堂;;钢筋混凝土烟囱特征点计算[A];第十一届高耸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玉梅;钢筋混凝土烟囱作用效应及减震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晓伟;中美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规范设计及计算方法对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丁洁;钢筋混凝土烟囱地震灾害易损性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3 马颖飞;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烟囱腐蚀的红外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4 徐抒言;某电厂烟囱裂缝的分析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5 侯丽娜;钢筋混凝土烟囱拆除中的定向倒塌参数分析及后坐判定[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6 吴书阁;新型脱—囱合一钢筋混凝土烟囱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田舜;钢筋混凝土烟囱可靠性的状态评估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刘畅;钢筋混凝土烟囱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邓志宁;异型脱硫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刘世波;百米以上钢筋混凝土烟囱拆除爆破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4年
,本文编号:1841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4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