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改进贝叶斯谱密度法及其在超高层结构振动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21 17:38

  本文选题:超高层建筑 + 现场实测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12期


【摘要】:基于白噪声激励的贝叶斯谱密度识别方法,可在识别出结构模态参数的同时,对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在贝叶斯谱密度法(BSDA)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有色噪声激励的改进参数识别方法(MBSDA),并对参数已知的合成信号进行参数识别。通过两种方法识别出的阻尼比、荷载等主要参数指标的对比表明,MBSDA比BSDA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位于深圳市高280 m的超高层建筑在近5年4次台风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时程进行参数识别,并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采用MBSDA和BSDA对结构频率进行识别,二者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识别得到的模态阻尼比略高于后者;由4次台风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识别得到的阻尼比和结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相关性,所测超高层建筑的平均阻尼比为1.02%。
[Abstract]:The Bayesian spectral density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white noise excitation can identify the structural modal parameters and evaluat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Bayesian spectral density method (BSDA), an improve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colored noise excitation is propos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synthetic signals with known parameters are identifi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such as damping ratio and load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shows that MBSDA is more accurate than BSDA.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time history of a 280m tall building in Shenzhen under the action of four typhoons in recent five years was identified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esult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BSDA and BSDA are used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al frequencies, and the result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but the modal damping ratio of the former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There is no obvious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amping ratio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of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acceleration obtained from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he four typhoons, and the average damping ratio of the super-tall buildings measured is 1.022.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204)
【分类号】:TU973.3;TU3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晓洪;丁锡洪;周建功;;用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对实际结构有限元动力模型的修正[J];振动与冲击;1984年03期

2 邹经湘;黄敦朴;;结构模态参数识别讲座[J];振动与冲击;1984年02期

3 梁成;李世温;;模态参数识别在实体砖墙动态实验中的应用[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4 ;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在结构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1986年04期

5 廖伯瑜;郑万平;;模态参数识别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法[J];昆明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6 杨前进;张培强;李川奇;;多输入——多输出实验模态参数识别(2)——时域识别法及其内在联系[J];实验力学;1991年03期

7 张培强;杨前进;李川奇;;多输入——多输出实验模态参数识别(1)——统一的数学模型[J];实验力学;1991年02期

8 张笑华;任伟新;禹丹江;;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随机子空间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9 祁泉泉;辛克贵;崔定宇;;扩展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11年03期

10 许庆余,马桂发;应用复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修正结构动力模型[J];应用力学学报;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国兴;李华军;潘新颖;;小波包分析在结构损伤时间识别及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邓昌;顾培英;汤雷;;基于移动附加质量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禹丹江;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D];福州大学;2006年

2 徐士代;环境激励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D];东南大学;2006年

3 辛峻峰;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海洋平台模态参数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张晓丹;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公茂盛;基于强震记录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立新;福建省地震局隔震大楼模态参数识别及健康评估[D];福州大学;2013年

2 潘浩然;强风作用下超高层模态参数识别研究与实测数据库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文新;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年秋华;储液罐平台的模态参数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明龙;基于时频分析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飞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及其在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7 周晶;基于环境振动模态参数识别随机子空间方法与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博;基于模态参数识别的概率损伤可靠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莹;钢管桁架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丽雯;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在非线性结构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本文编号:1920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920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