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类型学视野下晋西地区乡土建筑营造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5 14:02

  本文选题:晋西地区 + 乡土建筑 ; 参考:《吉林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传统聚落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新代旧,破坏原有聚落的容貌和特点,忽略了发展的延续性这一内在规律;另一种是对传统形式生搬硬套,停留于模仿的层面。这两种倾向都导致传统建筑惨遭破坏,地方特色与文化消失殆尽。本文以类型学为研究视角,选取晋西地区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类型学理论发掘乡土建筑的生成原则与内在机制,总结乡土建筑营造的适应性策略,运用于乡土建筑未来的发展与创作中,以期实现乡土建筑风貌与文化的延续。论文通过对晋西地区乡土建筑现状的研究,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引入类型学理论,并论证其在乡土建筑发展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依据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晋西地区乡土建筑中的实体因素和文化因素进行解析,将实体因素置于文化环境中,对乡土建筑的类型按照聚落—院落—建筑—装饰构造的关系,逐层解析,着重分析了院落空间的延伸与拓展、群组与联接以及单体建筑的空间与形态、构造与装饰并总结出其类型的特点。论文通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提取乡土建筑的原型,分别从聚落空间、院落空间、建筑形态、构造装饰等方面探讨原型的转换方法,总结出乡土建筑的营造策略,并针对晋西地区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示例性地做出概念方案设计,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展现乡土建筑类型转换与运用的方法,希望构建一种乡土建筑的营造模式,实现乡土建筑传统与现代的自然衔接。论文运用类型学理论挖掘了乡土建筑的类型特征,为乡土建筑营造和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延续提供了适用策略,同时,也为乡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s greatly affected, there are two main tendencies: one is to replace the old with the new, to destroy the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settlements, and to ignore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continuity of development; The other is to copy the traditional form, staying at the level of imitation. Both tendencies l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local identity an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ology, this paper selects the local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 of Shan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ing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local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typology theory, and summarize the adaptive strategy of the local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It is applie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local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style and culture of local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cal architecture in western Shanx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its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typology theory, and proves its applicability and necess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yp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tity factors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local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 of Shanxi, puts the entity factors in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s of the native buildings according to the settlement, courtyard,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 structure. The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of courtyard space, the space and form of group and connection, the space and form of single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yp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ypology,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prototype of local architecture, discusses the conversion methods of prototype from settlement space, courtyard space, architectural form, structural decoration, etc., and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local architecture.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rchitecture in western Shanxi, the conceptual scheme is designed to show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ocal architecture in a more intuitive way, in the hope of constructing a kind of construction mode of local architecture. To realize the natural link between the local architectur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In this paper, the typology theory is used to excavate the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architecture, which provides a suitable strate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architecture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local architectur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关于乡土建筑建造技术研究的若干问题[J];华中建筑;2003年04期

2 孙丽平,张殿松;谈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J];山西建筑;2003年06期

3 郑培智;;乡土建筑的技术范式及其转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4 周问世;;乡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创新[J];消费导刊;2008年10期

5 张政伟;;论乡土建筑遗产的认定[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6 闫杰;王军;;陕南乡土建筑的类型研究[J];华中建筑;2012年06期

7 孙升;;乡土建筑遗产面临风险与保护困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陈志华;;乡土建筑保护论纲[J];文物建筑;2007年00期

9 赵志楠;;农村乡土建筑保护存在的困难和对策[J];杭州文博;2011年01期

10 朱晓明,周們,陆倩茜,沈豪,邵奕敏;乡土建筑居住合院空间的时代演变[J];南方建筑;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方中;;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乡土魂——现代乡土建筑的创构体验[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的特征与价值[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3 赵复雄;;乡土建筑中的汉字文化[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杨晓林;吕红医;;浅谈乡土建筑更新和保护中的两种模式[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洋;朱林;;浅谈血缘社会对乡土建筑的作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6 李军环;;乡土建筑研究与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A];第六届优秀建筑论文评选[C];2012年

7 楼庆西;;关于乡土建筑年代鉴定的思考[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8 张浩;吴晓;;中国古代乡土建筑的生态意识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吕红医;郑青;黄黎明;;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问题[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杜凡丁;;乡土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以福建土楼文物保护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琦;救救乡土建筑 救救乡土中国[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李艳;无锡论坛聚焦乡土建筑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7年

3 浙江省文物局 杨新平;《乡土建筑遗产宪章》与我国乡土建筑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7年

4 李韵;无锡论坛倡议保护乡土建筑[N];光明日报;2007年

5 吴学安;别让乡土建筑哭泣[N];农民日报;2007年

6 陶世安;乡土建筑是个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赵珊;中国乡土建筑亟待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单红;乡土建筑:一个说不完的话题[N];无锡日报;2007年

9 彭常新;留住典型乡土建筑的风采[N];中国文物报;2010年

10 刘修兵;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政伟;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力智;儒学影响下的浙江西部乡土建筑[D];清华大学;2014年

3 王南希;京西门头沟山区村落乡土建筑与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可安;红万村乡土建筑的地形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崔杨波;建构视野下的新乡土建筑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施艳艳;基于功能更新的乡土建筑遗产多维保护与利用方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孔德政;城镇化背景下当代乡土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吴杏春;建构视野下的乡土建筑改造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李斯奇;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新乡土建筑设计试验[D];天津大学;2014年

7 张奇;D县场镇种植园办公楼设计与建造初探—结合新乡土建筑的观察与思考[D];重庆大学;2016年

8 尹宏;雪峰山风景区乡土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9 陈方;大别山区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晓路;内蒙地区当代乡土建筑营建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933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933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