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以淮南市、淮北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30 16:39

  本文选题:空间重构 + 模式 ; 参考:《地理学报》2016年08期


【摘要】:以淮南市、淮北市4次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运用Arc GIS软件对案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进程进行可视化表达和计量分析,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特征。通过对不同时点、不同用地类型的叠置分析,基于城市主要用地类型间的置换规模、频度、广度、强度及空间邻近关系,总结出商—居置换重构、商—工置换重构、居—工置换重构、工—居置换重构4种空间重构模式。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以商—居置换重构和居—工置换重构为主,其空间置换面积大、频率高。最后,分析了经济发展、产业演替、体制改革、城市化、环境保护以及城市规划6个因素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是一种自我修复过程。
[Abstract]:Based on the land use status map of the 4 urban planning in Huainan and Huaibei,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case city is visualized and measured by Arc GIS software.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revealed. The replacement scale, frequency, breadth, intensity and space proximity between the main land types in the city, and summarize the 4 spatial reconstruction models of quotient displacement reconstruction, business replacement reconfiguration, residential replacement reconfiguration, labor displacement reconfiguration. The area is large and the frequency is high.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6 factor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uccession, system reform,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on th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internal space reconstruction of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a self-healing proces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44)~~
【分类号】:TU984.113;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显明;焦华富;许吉黎;;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模式及影响因素——基于淮南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5年03期

2 杨显明;焦华富;许吉黎;;不同发展阶段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对比研究——以淮南、淮北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1期

3 陈小芳;邓福康;;探索宿州市城矿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7期

4 杨显明;焦华富;许吉黎;;基于发生学视角的淮南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5期

5 许吉黎;焦华富;;成熟期煤炭资源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01期

6 高宜程;申玉铭;邱灵;;山西省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重构[J];地理研究;2013年07期

7 魏冶;张哲;修春亮;;煤炭城市转型中的社会空间结构——以阜新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8 柴彦威;塔娜;毛子丹;;单位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重构[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3期

9 张玉民;郑甲苏;;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战略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09期

10 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博娅;刘志成;;基于绿道体系规划的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地区单位空间调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年08期

2 杨显明;焦华富;;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以淮南市、淮北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6年08期

3 穆松林;;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为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06期

4 陈世栋;袁奇峰;;都市生态农地空间分布特征、类型及保护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6期

5 周春山;胡锦灿;童新梅;边艳;;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跟踪研究[J];地理学报;2016年06期

6 焦华富;杨显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变耦合——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6年06期

7 程希萌;沈占锋;邢廷炎;夏列钢;吴田军;;基于mRMR特征优选算法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效率精度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06期

8 唐笑;石培基;李晓甜;梁变变;周文霞;;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力分析——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4期

9 钟帅;沈镭;刘立涛;沈明;曹植;;中国资源型城市的CGE模型构建与政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10 赵梓渝;庞瑞秋;王士君;;长春市大型零售设施空间可达性绩效测度[J];地理研究;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显明;焦华富;许吉黎;;不同发展阶段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对比研究——以淮南、淮北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1期

2 杨显明;焦华富;许吉黎;;基于发生学视角的淮南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5期

3 高宜程;申玉铭;邱灵;;山西省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重构[J];地理研究;2013年07期

4 吕斌;孙婷;;低碳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3年06期

5 陈江龙;高金龙;魏也华;刘飞;;大都市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机理研究——以南京市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6期

6 孙威;李洪省;;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区位条件辨析[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7 渠爱雪;仇方道;;徐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过程与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01期

8 关兴良;方创琳;周敏;武红;;武汉城市群城镇用地空间扩展时空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09期

9 张利;雷军;张小雷;董雯;;乌鲁木齐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06期

10 吴启焰;陈辉;Belinda Wu;曾文;;城市空间形态的最低成本—周期扩张规律——以昆明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蕴珠;世界煤炭资源和产量[J];河北煤炭;1983年02期

2 王和;改革我国煤炭资源使用和管理制度的探讨[J];中国能源;1994年04期

3 牛冲槐;论我国煤炭资源的产权市场[J];中国能源;1997年05期

4 业;云南丰富的煤炭资源[J];云南电业;2000年05期

5 华晓慧,华晓龙;煤炭资源的价值及其计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7期

6 牛冲槐,白建新;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3年07期

7 陈甲斌,张福生;我国煤炭资源政策概述及其展望[J];能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8 于尚仁;构建煤炭资源节约标准的社会环境[J];大众标准化;2005年09期

9 唐书恒,马彩霞;中国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评价指标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赵承雄;;论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J];大众标准化;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及对策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李恩柱;接民;;浅析煤炭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彭正奇;;关于湖南实现寻找煤炭资源大突破的战略思考[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1年

5 刘宝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合理开发我省煤炭资源[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秀萱;;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分析与政策研究[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7 何仲秋;;龙岩市已探明煤炭资源状况及远景资源区预测[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8 ;河北省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及对策研究[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传礼;叶水泉;;江苏煤炭资源供需形势和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斌 陈凯星 张晓松;国外煤炭资源的管理方式[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记者 王涛 见习记者 李扬;省煤炭资源整合督导组莅安[N];安阳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四省上调煤炭资源税[N];中国煤炭报;2006年

4 田建军;湖北逐步淘汰低产能小煤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记者 赵志伟;全市煤炭资源整合成效明显[N];洛阳日报;2006年

6 魏广军;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组莅平考察[N];平顶山日报;2007年

7 胡全基;省政府核查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整顿关闭情况[N];武威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戈清平;煤炭资源税或将上调 行业面临重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9 记者 卢文军 见习记者 石明顺;专家聚郑研讨煤炭资源整合[N];郑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刚;绷紧安全弦 主动服好务 确保煤炭资源整合和安全生产取得实效[N];吕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杨;基于多条件约束的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胡文国;煤炭资源产权与开发外部性关系及我国资源产权改革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安歌军;煤炭资源价值及其延伸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韩景敏;基于工作流的煤炭资源管理信息模型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祥斌;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杨显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涛;基于实物期权的煤炭资源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赵震宇;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杨伟民;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杜吉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能力构建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皓雪;山西省煤炭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具庆瑞;论满铁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D];渤海大学;2015年

4 王嘉琪;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烨;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整合政策演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郑炜;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7 杨鹏;煤炭资源转型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程晓娜;我国煤炭资源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要澎婷;煤炭资源整合多重效应的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孟宪磊;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5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95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