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涵洞加筋减载的数值模拟
本文选题:高填方涵洞 + 加筋减载 ; 参考:《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确定高填方涵洞加筋减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在介绍加筋桥减载法及其减载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加筋减载的高填方涵洞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格栅层数、减载孔不同宽度、高度和侧壁角度以及减载孔不同填料性质时高填方涵洞的土压力变化规律,分析了高填方涵洞加筋减载的效果。结果表明:减载孔高度和减载孔填料模量对减载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减载孔高度越高,减载孔填料模量越低,减载效果越显著;减载孔宽度、格栅层数和减载孔填料的内摩擦角对减载效果影响较小,但减载孔宽度的增加使涵洞受力更均匀,有利于减小结构物内力。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rules of the reinforcement and load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high fill culvert,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reinforced bridge load reduction method and its load reduction mechanism, the different grid layers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einforced and load reducing high fill culvert. The variation law of earth pressure of high fill culvert with different width, height and side wall angle of load reducing hole and different packing properties of load reducing hole is analyzed. The effect of reinforcement and load reduction of high fill culvert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ad reduction effec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height of the load reducing hole and the modulus of the packing. The higher the height of the load reducing hole, the lower the modulus of the load reducing hole, the more obvious the load reduction effect, the width of the load reducing hole, The number of grille layers and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packing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load reduction effect, but the increase of the width of the load reducing hole makes the stress of culvert more uniform, which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223,51678224) 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TLR-Y12-11) 湖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YXQN2017001,BSQD12153)
【分类号】:U4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剑锋;朱凌志;周双喜;鲁宗相;;基于风险的低压减载策略问题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9期
2 熊媛;黄新;张薇薇;都微;;冰灾期间贵阳地区低周减载方案[J];南方电网技术;2008年02期
3 郑广君;王卫;;国外两种典型的低压减载方案研究[J];电力设备;2008年11期
4 杨卫东;庄侃沁;徐泰山;曹路;宋晓芳;黄志龙;董宸;尹玉君;;华东电网低频低压减载方案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10期
5 李潮;甘德强;汪震;黄亮;;低压减载参数优化问题的分布式计算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5期
6 张志文;谢洪涛;;低压减载研究综述[J];电气开关;2011年04期
7 韩涛;刘日堂;魏珍;;天津市电网低周减载浅析[J];天津电力技术;2012年02期
8 松尾雅树;芦淑媛;;货车车轮减载现象和防止脱轨措施[J];国外铁道车辆;1986年04期
9 喻学群;;大连港锚地开展散粮过驳减载和加载业务[J];海洋开发;1987年03期
10 陈向东;杨家树;;“上海港绿华山海域减载平台”技术与经济综合论证[J];中国海洋平台;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嫒;黄新;张薇薇;都微;;凝冻期间贵阳地区低周减载方案的制定[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2 林其友;刘文双;;基于组合联动协调控制的低频低压减载策略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3 沈国富;;低周减载装置在有小电源并网变电站的应用[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4 张晶晶;丁明;李生虎;;低压减载防止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郑阳;刘文颖;徐珊;赵冬红;;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冯庆东;;面向电力市场的基于集中智能控制模式的电力系统优化减载算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唐建兴;;凝冻灾害期间贵州北部电网低周减载装置动作情况分析[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唐建兴;;凝冻灾害期间贵州北部电网低周减载装置动作情况分析[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陈攀;游步新;马_";谭兵兵;李杨;;一种用于提高小电源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低周减载配置方案[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广兵;邹佳龙;王朝红;王文海;;变电站自动减载控制系统[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逢春 通讯员 黄治荣;宜昌水路应急减载市场走向规范化[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记者 周国东 特约记者 望作信 通讯员 方青 谭大学;227艘电煤船“瘦身”过浅区[N];中国水运报;2009年
3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望作信;三峡下行重载船舶应急减载作业结束[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其光;无粘性土的减载弹塑性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2 马强;高填方涵洞受力特性及新型格栅减载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耀东;低频低压减载及其协调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陈泽龙;电力系统低压减载配置整定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范冠男;考虑调频需求的风电场有功优化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张慧颖;智能化低频低压减载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杨雯;低压减载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韩金铜;低频低压减载及其协调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7 韩金佐;低频低压减载方案及其协调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唐朝;基于风险评估的低压减载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张志文;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整定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潮;低压减载参数优化问题的分布式计算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3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1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