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35年

发布时间:2018-06-21 04:15

  本文选题:风景园林 + 保护人才 ; 参考:《中国园林》2017年10期


【摘要】:风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的处理,始终伴随着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风景名胜区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离不开技术支撑,人才是关键。35年的历程已经过去,新的30年将是风景名胜区事业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洪流的30年,到新中国成立百年之时也将是我国风景名胜区赶超国际现代化先进水平之日。风景名胜区实现现代化的标志:更加生态化、艺术化、科学化、知识化、个性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习近平同志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对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scenic resources has alway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All achievements of scenic spot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echnical support. Talent is the key. 35 years of history has passed. The new 30 years will be the 30 years when the cause of scenic spots converges in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entenar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ill also be the day for our scenic spots to catch up with the advanced level of intern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 symbol of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of scenic spots: more ecological, artistic, scientific, intellectual, individualized, standardized,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c. Comrade Xi Jinping has a series of thoughts of governing and managing politics, which is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in China.
【分类号】:TU98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嘉乐;风景名胜区与旅游[J];中国园林;2000年02期

2 郑淑玲;当前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的一些问题[J];中国园林;2000年03期

3 郭晓梅,李晓肃,王建炜;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工作迈出坚实的步伐[J];中国园林;2001年01期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7期

5 ;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J];城市规划通讯;2012年22期

6 周维权;山岳风景名胜区的建筑[J];建筑学报;1987年05期

7 黄鹭新;;风景名胜区范围划定之我见[J];中国园林;1987年02期

8 蔡立力;;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社会系统规划——对风景名胜区的积极保护措施[J];中国园林;1987年02期

9 吴进文;;海南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东园林;1990年01期

10 冀治文;;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之我见[J];中国园林;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观海;;风景名胜区认识及开发误区辨析[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2 李炜民;;风景名胜区工作形势分析报告[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3 谭侠;;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调整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甘伟林;;风景名胜区的任务[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丁金胜;;风景名胜区村庄与违法建筑整改问题研究综述[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尹俊杰;;搞好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为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奠定基础[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易桂秀;;区域协同下的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探索——以江西省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4年

8 卯辉;;创新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探讨——建立四川风景名胜区体系的设想[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9 张同升;李金路;崔颖;何旭;;高原型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规划构建研究——以唐古拉山——怒江源风景名胜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10 丁纪江;相西如;吴新纪;;风景区管理博弈特征及管理体制优化对策研究——以太湖风景名胜区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红;建设部要求进一步做好创建文明风景名胜区工作[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记者 柯善北 通讯员 张兴;扎实抓好风景名胜区的综合整治[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记者 肖红;建设部召开《风景名胜区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袁明子;警惕自然保护区成为风景名胜区的“义务保姆”[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程晓红;西藏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N];西部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果;加强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N];广东建设报;2007年

7 李媛;巩固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成果 促进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N];建筑时报;2007年

8 肖红;2007风景名胜:盘点成就 续写未来[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王健玮;制止“自杀”行为 10景区“命悬一线”[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肖红;五年整治见真功 景区展露新姿容[N];中国建设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华敏;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评价及优化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翟付顺;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陈勇;风景名胜区发展控制区的演进与规划调控[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民;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绿道选线及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辛苏燕;江西风景名胜区户外游憩设施规划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姗;城市边缘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探讨[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谢叶;风景名胜区景点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园园;基于中原文化的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正睿;基于数字化决策的峡谷型风景名胜区适宜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魏安洁;江西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乡镇风貌规划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林翔;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探讨[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9 贾向媛;风景名胜区基本景观单元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赵书彬;风景名胜区村镇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7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47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