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侵蚀损伤劣化基桩竖向承载特性
本文选题:基桩 + 硫酸盐 ;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11期
【摘要】:依据混凝土腐蚀损伤度这一变量,基于混凝土强度和刚度建立了硫酸盐侵蚀基桩力学性能劣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双曲线非线性函数和双折线硬化函数来模拟桩侧和桩端荷载传递规律,开展硫酸盐侵蚀损伤基桩竖向承载特性非线性数值分析,研究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不同腐蚀损伤度基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腐蚀损伤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基桩会发生脆断破坏.同一初始桩端沉降条件下,腐蚀损伤度越大,基桩所需桩顶荷载也越大.由于混凝土性能退化模型的局限性,本方法仅适用于硫酸钠侵蚀环境下腐蚀损伤度小于0.80的情况.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variable of corrosion damage degree of concrete, the deterioration model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lphate eroding pil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concrete. On this basis, hyperbolic nonlinear function and double broken line hardening function are used to simulate load transfer law of pile side and pile tip, respectively, and nonlinear numerical analysis of vertic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lfate erosion damaged pile is carried out. The vertic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piles with different corrosion damage degree under sulphate erosion environmen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rrosion damage degree exceeds a certain critical value under vertical load, brittle failure will occur in the foundation pile. Under the same initial settlement condition, the greater the corrosion damage degree, the greater the pile top load require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model of concrete, this method is only suitable fo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corrosion damage degree is less than 0.80 in the environment of sodium sulfate erosio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288)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雁南;周双喜;;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类型及作用机理[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李辉;;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试验研究[J];中华建设;2008年02期
3 李金玉,彭小平,田军涛,关遇时,曹建国,陈振隆,顾帮才,吴伯勤,刘善清;应力硫酸盐侵蚀的防护及在海堤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年06期
4 高礼雄,姚燕,王玲,余海燕;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的探讨[J];混凝土;2004年10期
5 曹征良;袁雄洲;邢锋;丁铸;;美国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评析[J];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方祥位;申春妮;杨德斌;陈正汉;张忠发;;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速度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7年01期
7 吴长发;叶跃忠;高立强;;水泥材料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评述[J];四川建材;2007年01期
8 胡波;杨德斌;;水泥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15期
9 马惠珠;李宗奇;;混凝土外部硫酸盐侵蚀破坏的研究[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10 陈记豪;赵凯选;朱倩;陈新春;;浅议混凝土硫酸盐侵蚀[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德斌;周俊龙;汪宏涛;申春妮;张涛;;水泥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破坏的评估与防治[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杨德斌;周俊龙;汪宏涛;申春妮;张涛;;水泥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破坏的评估与防治[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王爱勤;曹建国;李金玉;林莉;田军涛;李芳;邓正刚;;高浓度和荷载条件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特性及抗侵蚀技术[A];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金玉;林莉;曹建国;田军涛;王爱勤;邓正刚;李芳;;高浓度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性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马保国;罗忠涛;李相国;高小建;张美香;;混凝土碳硫硅酸钙型硫酸盐侵蚀的物理化学过程模拟[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何琳;袁瑛;;溶液温度对水泥胶砂硫酸盐侵蚀的影响[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亢景富;;我国水工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问题[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8 朱珏;程钱;;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纪国晋;陈改新;鲁一晖;田军涛;;提高渠系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措施[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秀娟;封孝信;张健;;硫酸盐对C-S-H的侵蚀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刘兆启邋记者 沈英甲;新疆研究成功防治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费梦雅;建筑物也能“延年益寿”[N];江苏科技报;2013年
3 晓科;新疆研究成功防治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技术[N];中国建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磊;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劣化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2 刘赞群;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基本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高润东;复杂环境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微—宏观劣化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生纬;硫酸盐侵蚀下CFRP-砼界面粘结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殷吉强;电脉冲对水泥水化及硫酸盐侵蚀反应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3 何苗苗;高热硫酸盐液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冯永斌;景电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硫酸盐侵蚀破坏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公勋;基于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基本性能退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6 费倩男;复杂环境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微观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吴长发;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焕芹;基于电渗脉冲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9 巩鑫;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波;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快速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0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5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