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声发射及分形损伤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2 00:33

  本文选题:渗流-应力耦合作用 + 砂岩 ; 参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年06期


【摘要】:为探究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内部微元体的损伤演化特征,对取自某矿井的砂岩进行了三轴渗透及声发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砂岩的渗透率变化历经降低、动态平衡、快速增加以及略微回落四个阶段;声发射现象呈阶段性变化特征,随着围压的升高,声发射最大值越滞后;基于柱状分形理论得到的分形特征表明,分形维数逐渐降低,表明砂岩内部损伤经历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突变点的出现,可作为砂岩即将失稳破坏的前兆;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的损伤值呈指数型函数增加,渗透损伤Ds主要集中于屈服阶段之后,渗透损伤与总损伤的比值随围压的升高呈线性减小;应力加载是损伤产生的主要因素,渗透作用为次要因素;分形维数df与损伤D、渗透损伤Ds之间呈良好的负指数型函数关系。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 - elements in the rocks under seepage - stress coupling , three - axis permeation and acoustic emission test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sandstone taken from a min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change of the sandstone is decreased , the dynamic balance , the rapid increase and the slight fall - down four stages ;
【作者单位】: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校级科研项目(K201522)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军;;不同场热—水—应力耦合过程二维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贺玉龙;杨立中;;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分类[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3 张玉军;;模拟冻-融过程的热-水-应力耦合模型及数值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4 杨林德;李燕;李鹏;;各向异性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5 何翔;冯夏庭;张东晓;;岩体渗流 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的精细积分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6 张玉军;;尤卡山坑道规模试验热-气-应力耦合过程的离散元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7 左建平;周宏伟;谢和平;鞠杨;;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破坏的细观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6期

8 张玉军;徐刚;杨朝帅;;裂隙刚度随应力变化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12年11期

9 李庆谋,刘少华;分形噪声、多维分形滤波及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年04期

10 孙惠文;分形理论与地质科学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J];地质科学;199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成学;杨林德;李鹏;;渗流-应力耦合问题的多参数优化反演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杨天鸿;李连崇;朱万成;唐春安;李夕兵;刘继山;;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岩石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初探[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谢淑云;鲍征宇;贾先巧;;地球化学场的分形与多重分形研究[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刘先珊;林耀生;孔建;;考虑卸荷作用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安镇文;叶正仁;张乃玲;;动力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复杂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吴志国;王永和;喜春旭;何海波;赵晓璧;;分形理论在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5固体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研讨会[C];2013年

7 杨复生;;点源信息的分形性[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张建群;王联;杨天亮;张惠武;;分形理论在祁南煤矿构造复杂程度评价中的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天鸿;岩石破裂过程渗透性质及其与应力耦合作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1年

2 于洪丹;Boom Clay渗流—应力耦合长期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朋;化学-温度-应力耦合作用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D];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兴宏;裂隙茅口灰岩渗流—应力耦合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鹏;软岩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参数反演的理论与方法[D];同济大学;2008年

4 张军;围压条件下含水砂岩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刘二永;分形理论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薛彩虹;基于ABAQUS软件的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效应分析[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7 何国良;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非线性渗流理论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050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50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b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