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城市路灯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6 03:10

  本文选题:城市路灯 + 表意性路灯 ; 参考:《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夜间活动越来越频繁,对于夜晚照明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所以近些年我国的照明建设项目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路灯已经不单单是在夜间为人们出行活动起到照明作用,还要兼具审美功能,让路灯在“亮”的基础上再增添“美”。城市路灯是公共形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向人们展现当地特色文化的一面镜子。政府希望城市路灯可以表达地域性特色,美化城市形象。经过一代又一代路灯设计师的不断努力,全国的路灯设计飞速发展,现在不乏有很多优秀的具有地域性特点的路灯设计,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虽然我国的路灯设计比着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盲目的进行设计、设计师水平参差不齐、市场上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指导、对地域性特征把握不准等原因,造成现在的许多城市路灯设计造型相似、毫无新意、设计不到位、不能很好的表达地域特色。本文针对城市路灯设计的同质化问题,从地域的三个表现维度出发,找到解决路灯同质化的关键点——设计元素的地域性。笔者收集了我国100款好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城市路灯设计案例,基于地域学的相关知识,把其划分成表现地域自然地理的路灯设计、表现地域历史文脉的路灯设计和凸显地域民俗文化的路灯设计。通过对大量案例的深入总结分析研究,形成一套有关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路灯设计理论,丰富我国有关城市路灯设计方法的研究,帮助城市路灯设计师找到合适的城市地域性元素,更好的设计出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路灯。最后,笔者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设计了具有洛阳特色的城市路灯。论文第一部分是路灯的相关概述,主要介绍了路灯的定义、历史、分类,并框定了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表意性路灯。第二部分析研究不同城市路灯设计差异化的原因——地域性。阐述地域性的三个表现维度,进而得出地域性是由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民俗文化特征的三个因素构成的,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城市路灯与地域性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地域性不同的表现维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路灯设计的流程、设计符号的提取和应用方法、设计策略等。通过对100个路灯设计案例按照其元素符号来源进行分类统计,比较研究符号来源的倾向性。第四部分主要从路灯设计思想的地域性角度考察,总结具有地域性路灯的设计思想。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living habits , people ' s activiti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t night , so the light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 The fourth part mainly from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of street lamp design thought , summarizes the design idea of regional street lamp .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113.6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剑波;城市路灯的测控技术[J];自动化与仪表;1994年01期

2 朱满英;;城市路灯设施运行与维护工程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4年02期

3 曹志宏;;城市路灯安全使用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4 王鹏;;城市路灯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2年02期

5 秦荣茂;;浅谈城市路灯的混供与专供[J];电工技术;1998年05期

6 林伟川;;城市路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35期

7 孟庆才;;关于城市路灯安装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6期

8 安秀;王宝;;浅析城市路灯设计与人文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年05期

9 甘宝元;;现代城市路灯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J];硅谷;2011年21期

10 姜海涛,李长海,苏晓东,张玉茹;城市路灯监控管理系统[J];黑龙江电子技术;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生;林鹤云;;新型城市路灯节电装置的设计与仿真[A];中国照明论坛——绿色照明与低碳技术科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2010年

2 贾贵玺;郭宝s,

本文编号:2068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68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