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损伤特性及其计算方法
本文选题:梁柱节点 + 钢纤维混凝土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基于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研究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损伤演化特性。将变形与累积能量耗散指标相结合,建立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损伤的计算模型,分析影响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损伤的因素。结果表明:核心区钢纤维体积率、配箍率和轴压比是影响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损伤性能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加载次数下,随钢纤维体积率、配箍率和轴压比的增大,梁柱节点损伤有所减小;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钢纤维体积率为1.0%和1.5%梁柱节点损伤曲线在破坏时的斜率较钢纤维体积率为0.5%的梁柱节点分别减小了21.6%和34.7%;配箍率为0.6%和1.2%的梁柱节点损伤曲线在破坏时的斜率较配箍率为0的梁柱节点分别减小了36.9%和59.4%;轴压比为0.3和0.4的梁柱节点损伤曲线在破坏时的斜率较轴压比为0.2的梁柱节点分别减小了12.5%和17.1%;所建立的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损伤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反映梁柱节点损伤演化的特点,可用于描述此类节点的损伤演化过程。
[Abstract]:The damag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Liang Zhu joints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low cycle cyclic loading test results. Combining deformation with cumulative energy dissipation index, the damage calculation model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Liang Zhu joints under repeated loading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amage of SFRC Liang Zhu joint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el fiber volume ratio, hoop ratio and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in the core reg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amage performanc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Liang Zhu joints, and under the same loading tim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eel fiber volume ratio, hoop ratio and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The damage of Liang Zhu nodes was reduced, and other factors were the same. The slope of damage curve of Liang Zhu joints with 1.0% and 1.5% steel fiber volume ratio decreased by 21.6% and 34.7%, respectively, and the slope of damage curve of Liang Zhu joints with 0.6% and 1.2% hoop ratio decreased by 21.6% and 34.7%, respectively, and the slope of damage curve of Liang Zhu joints with 0.6% and 1.2% hoop ratio was decreased by 21.6% and 34.7%, respectively, when the steel fiber volume ratio was 0.5%. The damage curves of Liang Zhu joints with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f 0.3 and 0.4 are decreased by 12.5% and 17.1%, respectively, and the slope of damage curves of Liang Zhu joints with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f 0.3 and 0.4 are decreased by 12.5% and 17.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Liang Zhu joints with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f 0.2. The damage calculation model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Liang Zhu joint is used. It can well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evolution of Liang Zhu nodes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damage evolution process of such nodes.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8159)
【分类号】:TU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晓丽,邹胜斌,廖奇云;高层建筑不等强梁柱节点处理方法[J];施工技术;2004年12期
2 曲林智;;梁柱节点施工问题浅析[J];民营科技;2008年08期
3 李兴怀;;浅析梁柱节点的施工监理[J];建设监理;2010年03期
4 赵兴杰;;多角度梁柱节点的施工[J];山西建筑;2010年34期
5 范么清;;日本房屋的梁柱节点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6 赛明;;浅谈梁柱节点的施工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12年04期
7 杨百亮;贾俊超;赵建军;;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处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8 郭远翔;黄慧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刚域应用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9 蔡鹏程;不等强梁柱节点混凝土替换技术[J];施工技术;2003年11期
10 王巍;王秀英;;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方法与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卫朋;刘世粉;;浅谈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杨才滨;蒙乃庆;;浅析布达拉宫红宫梁柱节点歪闪[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保平;石志钢;张旭擘;董庆岩;肖遥;王占春;王巍;;转换层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技术[A];200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文党叶;;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5 李雪;;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作旺;;浅谈可调梁柱节点模板的设计与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志强;金永正;;浅析梁柱节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8 高兵;;论述梁柱节点不同等级混凝土施工措施[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2014年
9 陈敏;杜鹏飞;曹建武;;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及防裂措施[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10 张艳霞;李云鹏;王路遥;;钢框架加强和削弱并用型梁柱节点性能的优势分析[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通讯员 何纯涛 郝绍金 张斯扬;为梁柱节点“接骨”[N];中华建筑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胡春明;纤维混凝土:为市政工程的耐久性助力[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王璋水;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王建樊;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一)[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王颖;钢纤砼势头紧逼钢筋砼[N];建筑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科;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及计算方法[D];郑州大学;2016年
2 郭士雄;约束钢梁在升温段和降温段的反应及梁柱节点的破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郭艳华;钢纤维混凝土增韧性能研究及韧性特征在地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曲嘉;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洪雷;石墨水泥砂浆注浆钢纤维混凝土智能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程红强;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曹吉星;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范小春;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基本性能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莉;钢结构刚性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邱继生;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凤;边跨梁柱节点加强环形式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2 蒋雨琛;循环荷载作用下改进型钢框架梁柱节点累积损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单奇峰;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优化设计及抗震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陈引;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火灾高温下的承载能力分析及防火保护[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阴晓君;废弃玻璃混凝土梁柱节点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6 周升;全焊刚接仿古建筑双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海;核心区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吴雨杭;往复荷载下钢结构梁柱节点的破坏模式及其断裂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9 刘红军;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雷远德;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梁柱节点双向抗震性能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2076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7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