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标准火灾后钢管RPC柱抗近距离爆炸荷载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2 18:18

  本文选题:钢管RPC + 抗爆试验 ; 参考:《工程力学》2017年01期


【摘要】:利用野外抗爆试验场对4根大比例标准火灾后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简称钢管RPC)柱进行了抗近距离爆炸试验研究,探讨了恒定轴向力条件下比例距离和受火时间对柱动力响应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火灾下钢管仍可以有效约束RPC芯柱,限制了RPC的高温爆裂,表现出良好的抗火性能。爆炸作用下火灾后钢管RPC柱的相对位移均超过2.0%,均达到了其屈服状态。当比例距离由0.58 m/kg1/3减小到0.48 m/kg1/3时,钢管RPC柱出现由弯曲变形过渡到弯剪变形的趋势。随着受火时间增加,钢管RPC柱跨中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均显著增大,发生典型的弯曲破坏。与比例距离相比,钢管RPC柱的抗爆能力对受火时间更为敏感。采用LS-DYNA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Abstract]:In this paper, four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s (RPC) columns with large proportion of standard fire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field explosion test site. The effects of proportional distance and fire time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failure mode of columns under constant axial force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el pipe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RPC core columns under standard fire, which limits the high temperature burst of RPC and shows good fire resistance. After fire,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RPC column exceeds 2.0 and reaches its yield state. When the proportional distance is reduced from 0. 58 m/kg1/3 to 0. 48 m/kg1/ 3, there is a tendency of transition from bending deformation to shear deform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fire time, obvious plastic deformation occurs in the span of RPC column,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nd residual displacemen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nd typical bending failure occurs. Compared with the proportional distance, the explosion resistance of RPC column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fire ti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simulated by LS-DYNA software,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498,51578541,5132106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066)
【分类号】:TU398.9;TU35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德;;RPC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10年04期

2 黄友浩;;高速铁路RPC盖板生产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01期

3 周锡玲;刘保华;;组成材料对RPC强度的影响[J];粉煤灰;2007年05期

4 冯敏娟;;RPC盖板预制工艺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07期

5 邱丽梅;高日;赵会东;聂磊;;钢筋RPC道砟槽板抗弯承载力试验及破坏特征研究[J];铁道建筑;2013年01期

6 龙金涛;;碎石RPC抗拉性能试验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2年10期

7 李月安;;聚丙烯纤维RPC的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12期

8 刘亚;;等承载力法在钢管RPC柱结构体系电算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3年10期

9 窦飞;梁昊;郑磊;周永钊;;大亚湾RPC探测器电子学读出传输板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06期

10 曹万会;高淑平;;RPC混凝土在铁路预应力T形梁中的应用试验[J];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谢宇广;张家文;刘冀成;赵建兵;李建成;韩纪峰;钱森;;电阻率对RPC性能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任传成;Gao X;Takahashi T;Steingberg GK;Zhao H;;RPC的脑保护时间窗与经典PC一样吗?[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田志敏;吴平安;;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简称钢管RPC)轴压构件的性能[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4 陆军;;关于“实施RPC(raw material,product,creation)管理与创新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时芳芳;杨立刚;靳峥;任传成;;RPC诱导缺血脑保护的蛋白质差异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宁哲;马烈华;张家文;陈进;;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RPC裸室的宇宙线测试[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奇特;王通和;叶沿林;纪玮;刘洪涛;;基于大面积RPC的宇宙线成像系统研究[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8 吕冰峰;曹霞;周旭;史珊伊;;无粘接预应力RPC简支梁裂缝计算分析[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 周瑞;RPC病毒我不怕[N];电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倩;钢管RPC短柱静力及抗冲击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郝慧峰;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基于VME的RPC电子学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鹏;圆中空夹层钢管RPC柱轴压及其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许志海;钢管RPC短柱轴压性能和推出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吴捧捧;自密实钢管RPC柱基本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袁苑;大亚湾中微子实验RPC电子学原型机读出插件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曾峰;RPC-钢组合梁有效宽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6 刘昕;基于RPC漏洞病毒的剖析和简单杀毒软件的制作[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7 罗武;IPv6分布式路由器中扩展RPC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刘婧;RPC异型管材研究分析[D];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2014年

9 陈彬;预应力RPC梁抗剪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刘丹;纳米SiO_2对RPC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8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18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4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