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桩体径竖向渗流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
[Abstract]:A new method and expression of consolidation degree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is presented. The vertical percolation of pile and soil is derived, and the upper load is gradually applied.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consolidation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bulk material pile with linear variation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 disturbed area. The solutions are analyzed and verified by degeneracy and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sol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ution of vertical seepage of pile body under single stage load and instantaneous l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of vertical seepage and deformation of pile body are considered. The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solution of Taishaji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solu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solution is correct and reasonable. The existing consolidation theory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The consolidation velocity of the foundation is overestimat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radial seepage of the pile, and the slower the loading process of the foundation is, the slower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oundation is.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new way to solve the consolidation degree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015(A)12);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云交科教[2014]231号(一))
【分类号】:TU4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新,王连广,王德选;复合地基应用进展[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杨利民;复合地基综述[J];山西建筑;2002年04期
3 尚月英;复合地基的设计与补救措施[J];山西建筑;2003年07期
4 杨宇,陈昌富,陈砚祥;双向复合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4期
5 曹荣旭;复合地基在建筑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刘小文,聂晓霞,沈细中;用双参数模型分析复合地基与圆板系统的共同作用[J];铁道建筑;2005年10期
7 赵国宣;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J];贵州地质;2005年03期
8 刘杰,何杰;多元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于树增;;谈复合地基的失效问题[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07期
10 黄光明;;复合地基应用进展[J];山西建筑;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玮;王庆春;;载体桩在北京宏福大厦工程复合地基中的应用[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卢信雅;;复合地基悖论——深搅桩桩体作用及实体深基础设计方法[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龚晓南;;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闫明礼;刘国安;;复合地基中桩型的合理选用[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5 姜忻良;郑刚;张新旺;;各向异性模拟的复合地基分析方法[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6 陈光阅;成显珠;安生理;;复合地基+桩基加固软土实践[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7 邵锦周;吴连祥;龚海斌;;漫谈复合地基补强[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龚晓南;;复合地基若干问题[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9 樊君健;盛华;;武汉绿地新都会项目D地块别墅复合地基基础运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10 毛新虎;陈军武;赵队家;温金中;王青玉;;某高层建筑软基多重复合地基监测结果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园园;河南加强高层建筑复合地基审查[N];中国建设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洋;复合地基固结与变形的计算理论及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2 邢皓枫;复合地基固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爱军;复合地基优化的理论与措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郑冰;多元复合地基与筏形基础及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5 尚新生;多元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丽萍;复合地基静动力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周敏锋;考虑水泥土峰值后软化特性复合地基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卢萌盟;复杂条件下复合地基固结解析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宁伟;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吴保全;粉土中格栅结构复合地基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领;变刚度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黄福安;路堤荷载下变截面管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工作性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周杨;变截面螺纹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涛;基于拓扑优化理论的桩式复合地基布桩设计软件开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崔帅;钢渣桩桩体材料室内试验及其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刘勇;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与稳定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董骜;软岩场地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筏板基础受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冉凡旺;灰土桩—杂填土挤密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的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吴承豪;板与复合地基的静力相互作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高曼;多元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60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6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