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德国城市群内区域公园规划管理手段研究——以莱茵美茵区域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9 19:25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群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在城市群硬件环境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区域的柔性空间建设不足、城乡景观破碎化发展、地方文化传承断裂等问题制约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从理论及实践中构建适宜的框架和手段。近20年以来,区域公园作为德国新时期城市群内开放空间的一类管制工具,在改善城市群形象、提升区域综合价值、提供亲近自然的就近休憩场所、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等方面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法兰克福—莱茵—美茵城市群内的莱茵美茵区域公园为例,详细分析城市群内区域公园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管理模式以及存在的矛盾问题等内容。研究表明,弹性、灵活的规划定位,多元、包容的空间管理手段和以项目为主导的配套对策是促进城市群内区域公园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国内城市群内部绿色开放空间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Since entering the 21 st century,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gional spatial for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While the hardware environ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developing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lexible space is insufficien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is broken, and the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fracture restrict the promotion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 It is urgent to construct appropriate framework and means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ast 20 years, as a kind of control tool of open space i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Germany, regional parks have improved the imag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promote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value, and provided close to the nature of the nearest resting plac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aking the Rhine-American Regional Park in the Fraport Rhine-Americ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course, management mode and existing contradictions of the regional park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lexible, flexible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pluralistic, inclusive spatial management means and project-led supporting countermeasur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arks in urban agglomeration.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een open space in domestic urban agglomer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德国莱布尼茨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区域发展与城市设计研究所;
【基金】:201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8011)资助
【分类号】:TU98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概况及对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年02期

2 郁鸿胜;;上海城市群规划体系的战略构想[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王新征;邢利英;;基于中原城市群交通结构特征的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策略[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9期

4 何颖;史修永;;徐州城市群文化的构建路径探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肖卫;肖琳子;朱有志;;城市群中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1期

6 刘纯彬;张晨;;波士华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城市观察;2009年01期

7 覃成林;周姣;;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8 黄伟利;;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05期

9 邓慧慧;;基于广义熵指数对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10 汪海;蒋涤非;;构建长株潭数字城市群的理论分析与实施建议[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先扬;陈忠暖;;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红;;锐意改革 大胆试验 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游胜景;戴国平;;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8 谢莉;彭晓春;杨仁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9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前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张书;3+5:城市群应打文化经济牌[N];湖南经济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姜欣蔚;引入“精明增长理念” 实现城市有序发展[N];济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韩劲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提速”[N];济南日报;2007年

4 罗云毅;构建城市群应避免误区[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N];中国人口报;2009年

6 郭启;四大城市群领跑中部崛起[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孙达佳;银行业大力支持太原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太原日报;2011年

8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邓江年;面向21世纪 建设新型城市群[N];南方日报;2011年

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朱葛茂;城市群对县域房地产的影响[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10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助理研究员 陈兴江;世界最大城市群在我国必将形成[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本文编号:2192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92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