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用地竞争力的闽南地区乡村景观功能冲突的识别

发布时间:2018-08-31 20:27
【摘要】: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乡村景观多样性和本土性缺失,功能冲突问题日益严重。该文首先构建乡村景观功能竞争力强度评价系统,其次建立基于识别矩阵的闽南地区乡村景观功能冲突识别方法体系;最后探讨该识别方法在厦门市灌口镇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1)该方法符合乡村景观功能冲突的本质内涵,可识别出各类型乡村景观功能冲突区;2)灌口镇存在9种乡村景观功能冲突类型,生产功能优势区占全镇总面积的3.89%,位于城镇外围;生活功能优势区不明显,生态功能优势区占全镇总面积的22.46%,位于城镇外部西北部山区;在分析9种乡村景观冲突类型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对应的优化策略;3)在优化乡村景观空间格局时,生产功能优势区、生产与生活功能冲突激烈区和3类功能激烈冲突区内的优质耕地应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业生产向现代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研究结果可为有效破解乡村景观功能冲突,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Abstract]: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lead to the loss of rural landscape diversity and nativeness, and the problem of function confli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first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rural landscape func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n establishes the recognition method system of the rural landscape function conflict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matrix,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Guankou Town, Xiamen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accords with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conflict of rural landscape function, and can be identified as the conflict area of various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function. 2) there are 9 kinds of conflict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function in Guankou Town. The predominance area of production function occupies 3.89%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whole town,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periphery of town, the dominant area of life function is not obvious, and the dominant area of ecological function occupies 22.46%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whole tow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mountainous area outside the tow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9 kinds of rural landscape conflict types,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The high quality cultivated land in the areas of intense conflict between production and life function and three kinds of areas with severe functional conflict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guid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ecotourism.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method guidance for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conflict of rural landscape functions and planning rural landscape.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厦门市集美区建设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210,41471455)
【分类号】:TU98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苹;张玉钧;刘克锋;胡宝贵;;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翁有志;丁绍刚;;国内乡村景观规划文献研究分析与评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3 章广明;;苏南丘陵地区乡村景观特色与保护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4 董小静;陈东田;高旺;徐学东;张晓鸿;;乡村景观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5 尤志斌;鲁晓军;;浅析乡村景观价值与审美[J];江苏城市规划;2009年07期

6 赵伟韬;陈卉;;我国新型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7 张碧华;严力蛟;王强;;美国芝加哥北部乡村景观建设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8 高彩彩;杨坤;;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探讨[J];绿色科技;2012年01期

9 魏强;;新农村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10 黄斌;吴少华;;加快漳州乡村景观建设的若干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欧阳高奇;;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景观的影响[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2 陈晶晶;张爱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3 张良;;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汪民;张俊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汉平原乡村景观发展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姚亦锋;;基于多元视角的镇域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江苏省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建华 陈火英;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N];建筑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孙乃会;唐勇力委员:在新农村建设中改进乡村景观[N];农民日报;2009年

3 ;村庄规划要体现农民关切[N];人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瑾;为弱势人群而设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朱怀;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的浙北乡村景观营建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佳莉;宁夏吴忠市苦水河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解晓丽;乡村景观中农业景观的探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吕春玲;浅析闽西客家元素在乡村景观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5年

4 邵国权;苏州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王汉超;乡村景观变迁及现代乡村景观设计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6 高远修;浅谈乡村景观建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毕嘉思;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格局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8 苏丽;乡村景观营建中公众参与式设计的调查与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9 韩思羽;北京西部山地乡村景观的有机更新理念与策略[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杨倩姿;江南水乡乡村景观图示语言初探及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16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216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