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洛阳市司马光纪念园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18-09-04 19:49
【摘要】:纪念性公园不仅记录了人类的历史,也展现了当地的精神风貌,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变革,同时纪念性公园属于城市公园的范畴,也承担着城市公共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因此纪念性公园的建设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该论文以洛阳市司马光纪念园为研究对象,以纪念性公园的发展历程为研究背景,通过文献法,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理论和案例,吸取国内外成熟案例的设计手法与理念,通过实地调研法,对司马光纪念园现状进行实地勘察,从而进行洛阳市司马光纪念园的景观设计。该论文提出将纪念和游览相结合的设计构思,以“融古铸今”为设计主题,将司马光文化与现在的文化融合起来,根据生态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一心、两轴、一环、五区、十七景”的布局结构,在总体设计阶段,对司马光纪念园的功能分区、交通系统、景观节点、景观视线、游览组织序列进行设计分析,在专项设计阶段,对司马光纪念园的植物、竖向、水系、铺装、雨水收集、园林小品、设施分布、照明等方面进行设计与分析,结合场地现状和周边的环境,将司马光纪念园打造成为一个集教育、文化、休闲、娱乐、游憩为一体的纪念园区。
[Abstract]:The memorial park not only records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but also shows the local spirit, telling people about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a pl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memorial park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ity park. It also bears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economic function of urban public green space, so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memorial park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takes Si Maguang Memorial Park of Luoya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memorial park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etho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emorial park landscape design theory and the case. Drawing on the design techniques and concepts of mature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i Maguang Memorial Garden is investigated in the fiel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so as to carry out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Si Maguang Memorial Garden in Luoyang C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combining remembrance and sightseeing, taking the theme of "melting the ancient and casting the present" as the design theme, combining Si Maguang culture with the present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 symbiotic principle, participatory principle. Diversity principle and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put forward the layout structure of "one mind, two axes, one link, five districts, seventeen scenes" in the space layout, in the overall design stage, to Si Maguang memorial garden function partitio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landscape node, Landscape sight, tour organization sequence design analysis, in the special design stage, to Si Maguang memorial garden plant, vertical, water system, pavement, Rain Water collection, garden sketch, facilities distribution, ligh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it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i Maguang Memorial Park will be a collection of education, culture, leisure, entertainment, recreation as one of the memorial park.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6.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木青;戴安娜王妃纪念园[J];中国园林;2005年08期

2 ;北川抗震纪念园[J];建筑创作;2010年05期

3 王宏;安徽纪念园蚌埠馆区设计构思[J];安徽建筑;1999年06期

4 吴人韦;夏敏;;“一·二九”纪念园[J];园林;2000年05期

5 王欣,王瑛;Martin Luther King纪念园方案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辛克靖;独具特色的邓小平同志纪念园[J];中华建设;2005年S1期

7 辛克靖;;独具特色的邓小平同志纪念园[J];中华建设;2005年01期

8 杨泽环;;“朱德纪念园”设计构思浅谈[J];四川建筑;2009年03期

9 赵梦;;借鉴并创新着——体验三峡截流纪念园[J];艺术教育;2009年12期

10 孙彤宇;简单就是上策──同济大学九十周年校庆纪念园设计[J];时代建筑;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粟戎生;;对父亲的怀念[A];铁流·25[C];2013年

2 金炳华;;在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落成典礼上的讲话[A];茅盾研究(第九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翟永鸣 通讯员 林永升 朱双玲;粤首个红军纪念园落户平远[N];南方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春;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园开园[N];四川日报;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暴海雄;东方红纪念园建设详规将完成[N];榆林日报;2010年

4 雷胜堂 李小广 本报记者 黄先明;邓小平纪念园十月一日开园[N];四川日报;2003年

5 记者 孙玉君;博尔塔拉纪念园开园[N];博尔塔拉报;2006年

6 骆渊哲邋通讯员 杨庆章;鹤峰两烈士纪念园落成[N];恩施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慧琼;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园开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记者 王铭;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把抗震救灾纪念园建成优质精品亮点工程[N];陇南日报;2010年

9 记者 田铁流;整合优质资源 做强文化品牌[N];惠州日报;2011年

10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周恺;北川抗震纪念园——静思园[N];中华建筑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鲲;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2 段淑亚;洛阳市司马光纪念园景观设计[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3 许洋;人文纪念园规划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隽岑;战争纪念园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5 许仁华;民主的纪念[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左平利;历史名人纪念园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黄哲姣;人物纪念园规划设计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童涛;红色纪念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9 李佳衡;“他暗示”在景观公共艺术中的运用[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23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223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