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胶黏剂和指接接头对胶合木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9-04 20:02
【摘要】:采用单组分聚氨酯(PUR),A型双组分异氰酸酯(MDI-A),B型双组分异氰酸酯(MDI-B)和间苯二酚(PRF)4种结构胶黏剂,相邻层板接头距离分别设为0,50,150,300mm以及仅在最下面两层板间距离为50mm的5种指接接头分布模式,制作成以兴安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为原材料的胶合木试样,并按照标准进行胶层剪切试验、剥离试验和足尺抗弯试验,以探究胶合木层积用胶黏剂对胶合面胶合性能的影响,以及层积方向上相邻层指接接头分布对胶合木抗弯破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结构胶黏剂中,PRF胶合性能最优;层间接头分布距离为300mm时,抗弯试验中指接接头的破坏几率最低.
[Abstract]:Four structural adhesives of one-component polyurethane (PUR), two-component isocyanate (MDI-A), two-component isocyanate (MDI-B) and resorcinol (PRF) were used. The joint distance of adjacent laminates is 0 ~ 50150 ~ 300mm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layers is only 50mm. Five kinds of finger joint distribution modes are used to make plywood samples with Hingan larch and Japanese larch as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the shear test, peeling test and full-scale bend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adhesive used in lamination of glued wood on the adhesive properties of the glued surface.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djacent laminated joints on the flexural failure behavior of glued wood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nding properties of the four kinds of structural adhesives are the best, and the fracture probability of the finger joint is the lowest when the distribution distance of the interlayer joint is 300mm.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基金】:结构用胶合木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引进项目(2014-4-42)
【分类号】:TU366.3;TU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利青;张双保;黄淑芹;李光哲;;浅析胶合木之结构[J];木材加工机械;2009年04期

2 岳孔;毛旭冉;周叮;陆伟东;;胶合木构件的传湿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陈旭;祝恩淳;;胶合木梁中温度与湿度应力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4 张盛东;范新海;屈文俊;;内嵌钢板销式连接胶合木梁短期受力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张仲凤;周先雁;;玻璃纤维增强胶合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2年07期

6 ;亚运村康乐宫嬉水乐园胶合木大梁吊装成功[J];建筑科学;1989年05期

7 郑维;刘杏杏;陆伟东;;胶合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2期

8 祝恩淳;周华樟;;层板胶合木拱的蠕变屈曲[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徐德良;刘伟庆;周叮;奚爱峰;;胶合木与胶合木螺栓连接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7期

10 ;国外文摘[J];人造板通讯;199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波;崔佳;周淑容;李志富;;胶合木轴心受压柱稳定承载力数值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林培;可持续建筑的天作之选[N];中国建设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邱立鹏;湿度变化和荷载作用下胶合木曲梁的工作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杨昕卉;钢板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刘星雨;竹材原态多方重组单元指接性能及设备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4 周华樟;旋切板胶合木的蠕变及其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婷婷;不同预应力状态下胶合木张弦梁短期受弯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杨颖伟;基于蠕变影响的预应力胶合木张弦梁长期受弯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蔡佳浓;胶合木梁抗弯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泽亚;落叶松胶合木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晓;多层胶合木构件胶缝缺陷测试方法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夏滴洋;基于振动法的胶合木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高荣璋;胶合木建筑在我国的设计实践探析[D];华侨大学;2015年

8 王亚勋;层板胶合木层间断裂韧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吴青青;蠕变对弦支胶合木穹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孙旭;配筋胶合木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23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223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