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岩体损伤度的点荷载强度计算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10 14:42
【摘要】:根据现场点荷载强度试验的统计结果和损伤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岩体损伤度计算方法,即点荷载强度计算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及这种方法计算的岩体损伤度与岩体完整性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推导和现场岩体声波测试与实验室岩石声波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损伤度与岩体完整性系数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并且该方法计算的损伤度与巷道松动圈内岩体损伤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都在7%以内,说明通过该方法计算岩体损伤度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site point load strength test and the principle of damage mechanics,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damage degree of rock mass is proposed, that is, the point load strength calcul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meth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mage degree of rock mass calculated by this method and the integrality index of rock mass,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field rock acoustic wave test and laboratory rock acoustic wave test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mage degree calculated by this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integrity coefficient of rock mass, and the damage degree calculated by this metho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variation trend of rock mass damage degree in the loose zone of roadway. The error between the measured value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is less than 7%,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in calculating the damage degree of rock mas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250)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闯;武科;李术才;赵建纲;;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损伤变形与能量特征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2 马超锋;李晓;成国文;蒲丛林;;工程岩体完整性评价的实用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11期

3 张奇华;边智华;余美万;;采用全空间块体搜索技术初步研究岩体完整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4 宁宇;徐卫亚;郑文棠;孟国涛;石安池;吴关叶;;柱状节理岩体随机模拟及其表征单元体尺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任强;刘伟韬;;覆岩采动裂隙带发育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

6 马淑芝,贾洪彪,唐辉明,刘佑荣;利用“岩体裂隙率”评价工程岩体的质量[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1期

7 胡文寿,张显志;论工程岩体完整性的评价方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1年03期

8 杜时贵,许四法,杨树峰,程俊杰,王思敬;岩石质量指标RQD与工程岩体分类[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9 谢和平,鞠杨;分数维空间中的损伤力学研究初探[J];力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杨更社,谢定义,张长庆;岩石损伤CT数分布规律的定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西蒙;刘长友;Syd SPENG;鲁岩;;单轴分级循环加载条件下砂岩疲劳变形特性与损伤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2 张延欢;李利平;刘洪亮;杨为民;石少帅;;隧道围岩结构面数字识别及完整性评价方法[J];隧道建设;2016年12期

3 卢妮妮;曾亚武;夏磊;;复杂节理岩体的剪切强度特性的尺寸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4 程爱平;肖术;许梦国;王平;刘艳章;;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节理岩体强度及变形参数随机分析[J];岩土力学;2017年01期

5 化希瑞;;基于岩体电性参数的深埋隧道围岩完整性判识方法[J];铁道建筑技术;2016年11期

6 刘慧;杨更社;叶万军;申艳军;张慧梅;唐丽云;;基于CT图像三值分割的冻结岩石水冰含量及损伤特性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7 马文强;李恭建;王同旭;;再生顶板下巷道布置及支护离散元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9期

8 崔臻;魏倩;侯靖;盛谦;李良权;;基于节理网络有限元的柱状节理岩体等效变形模量结构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10期

9 王天雄;陈平;;毕机沟矿区露天开采的边坡稳定性及最终边坡角研究[J];金属矿山;2016年08期

10 张兰丁;;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圆管糙率及其实用意义[J];水利学报;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印同;赵克烈;孙冠华;杨春和;马洪岭;张桂民;;周期荷载下盐岩的疲劳变形及损伤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2 刘杰;李建林;张玉灯;朱婷;杨姗姗;李映霞;;循环载荷下岩体能量特征及变形参数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3 陈卫忠;吕森鹏;郭小红;乔春江;;脆性岩石卸围压试验与岩爆机理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4 陈卫忠;吕森鹏;郭小红;乔春江;;基于能量原理的卸围压试验与岩爆判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5 张鹏;陈剑平;邱道宏;;基于粗糙集的隧道围岩质量可拓学评价[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6 谢和平;鞠杨;黎立云;彭瑞东;;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能量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7 赵忠虎;谢和平;;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耗散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杨祥森;林昀;崔德海;;地震映像法在铁路隧道隐伏岩溶勘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9 张奇华;邬爱清;;随机结构面切割下的全空间块体拓扑搜索一般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10 刘明维;何平;钱志雄;郑颖人;何沛田;;岩质边坡结构面实用分类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祥;李俊如;李海波;刘博;周青春;赵坚;刘亚群;;广东岭澳核电站爆破开挖岩体损伤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2 周斌;张可能;柳群义;;考虑地应力修正的岩体损伤评价[J];科技导报;2009年01期

3 冯胜利;;爆破载荷作用下岩体损伤数值模拟研究[J];采矿技术;2011年03期

4 吴立,张天锡;岩体损伤断裂性分级的研究[J];地球科学;1992年05期

5 黎永索;张可能;;考虑岩体损伤和注浆加固效应的单元稳定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祝文化;明锋;宋成梓;;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损伤破坏的分形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10期

7 韩凤山;;含分形特征夹层岩体损伤与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1年03期

8 李久林,唐辉明;分形几何在岩体损伤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4年02期

9 刘军,王树仁,高全臣;单孔台阶爆破中保留岩体损伤特征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3年03期

10 曾德顺,孙钧;在应力空间描述岩体损伤本构关系的一种模型[J];上海力学;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珍德;胡定;;岩体损伤流变模型及其有限元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2 李俊如;夏祥;李海波;王晓炜;周青春;;核电站基岩爆破开挖损伤区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祥;爆炸荷载作用下岩体损伤特征及安全阈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2 汪亦显;含水及初始损伤岩体损伤断裂机理与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冬雪;浸油条件下饱和岩体损伤断裂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刘东;岩体损伤演化的协同动力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刘国勇;套管错断井断口岩体损伤块度数字模型[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邓映香;循环爆破加载下工程岩体损伤演化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5 宋成梓;爆破荷载作用下边坡岩体损伤破坏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明锋;坝基开挖爆破的岩体损伤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纪松林;工程岩体损伤声发射源定位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母剑桥;循环冻融条件下岩体损伤劣化特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6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406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