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双强度折减法的量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04 19:07
【摘要】:双强度折减法(DRM)采用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非等比例的折减策略,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但对于该方法本身的研究仍然缺乏定量的分析与合理的阐述;通过安全系数的定义、折减路径以及临界状态这几个概念,在强度参数坐标系中,对双折减法和传统强度折减法(SRM)进行量化分析与对比,两种方法具有统一性,表现为DRM相当于从虚拟初始强度点开始折减的SRM.边坡失稳的渐进过程本质上为强度衰减的过程,其中c、tanφ遵循正比例函数关系;同时,强度储备的意义反映为初始强度面积S向临界强度面积S'逐步地逼近的过程,从而得到安全系数表达式;强度折减法的研究应围绕强度来进行,对于强度参数的折减只是强度弱化的实现形式,通过安全系数定义的分析以及算例结果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临界状态是边坡的固有属性,一旦边坡的几何尺寸给定,它将是一个与初始强度参数无关的量.SRM和DRM的结果的异同分析对比,实际上是对临界点的分析.
[Abstract]:The doubl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DRM) adopts the unequal proportion reduction strategy of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which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but the research of this method itself is still lack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reasonable exposition.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safety factor, reduction path and critical state, the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SRM)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the strength parameter coordinate system. The two methods are unified. It is shown that DRM is equivalent to SRM. reduced from the virtual initial strength point The progressive process of slope instability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strength attenuation, in which c, tan 蠁 follows the positive proportional function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meaning of strength reserve is reflected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initial strength area S approximates to the critical strength area S' step by step, and the expression of safety factor is obtained. The research of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should be carried out around the strength. The reduction of strength parameters is only the realization form of strength weaken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 of safety factor an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sult data of the example. It is shown that the critical state is the inherent attribute of the slope, and once the geometric size of the slope is given, it will be a quantity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strength parameter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sults of SRM and DRM are in fact the analysis of critical points.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3IRT13068)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1302FKDA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256)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JK2015-5)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3-131)资助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显杨;许文年;杨学堂;周正军;;重度增加法与强度折减法的应用对比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靳晓兵;杨光华;张玉成;钟志辉;李德吉;史永胜;;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在乐昌峡古滑坡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01期

3 魏进兵;高春玉;陈佳伟;;三维强度折减法在边坡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4 徐晨;苏超;;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三维稳定分析[J];水力发电;2013年04期

5 靳晓光;陈力华;张永兴;;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强度折减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6 陈国庆;黄润秋;石豫川;许强;;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7 杨有成;陈新泽;郭凯;;对强度折减法分析非均质边坡稳定性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8年01期

8 张为;崔杰;;强度折减法在区域性地震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2期

9 牛冠超;;边坡求解的强度折减法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张肆红;路晓光;;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吴舒界;;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汉东;薛雷;李维朝;;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马天辉;唐春安;李术才;王汉鹏;梁正召;;八字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健;高永涛;吴顺川;谢玉玲;胡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改进强度折减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润洲;;再议极限平衡与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对比[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桩基下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孔不凡;阮怀宁;;边坡稳定的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童有全;李林;;强度折减法在攀钢白云石矿山边坡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显枫;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可靠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卫兵;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劣化衬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卢锋;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既有隧道安全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岩;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水井包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付正道;基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及其改进折减法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吴鑫;“三柳”高速公路典型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任俊;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强度折减法研究及程序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饶晨曦;基于离散单元强度折减法的矿山顺层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8 杨有成;强度折减法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钟志辉;边坡分析的局部强度折减法及其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袁灿;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浅变质岩风化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2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492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