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公共政策导向下城市总体规划“法条化”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9-08-05 19:49
【摘要】:在总结近年来总规编制与实施工作存在问题和总规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对本轮广州总规编制工作中开展的"法条化"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认为广州总规"法条化"工作的本质是对总规公共政策属性的回归,其重点是强化总规内容的可实施性,是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法治化。本轮广州总规按照公共政策"可实施、可监督和可管理"的基本特征,同步开展了三规合一、深化市域三区四线、强化底线管控、创新和规范总规成果形式以及制定总规批后实施指引等探索,是从实践角度对总规"法条化"命题给出的尝试性解答,对于强化总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操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下阶段总规"法条化"改革可能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文】:

,公共政策导向下城市总体规划“法条化”探索——以广州市为例,彭高峰;刘云亚;《城市规划》;2017年04期;,


13总规“三区”管控的实施力度,成为总规“法条化”的有力保障。此外,本轮广州总规在落实《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心城区“四线管控”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广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大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结合广州市“三规合一”、生态控制线划定等工作,探索了在全市域划定“四线”(图3)。将市域结构性绿地、生态公益林、生态敏感和脆弱区的要素纳入市域绿线,,将水源保护区、主干河流及堤围等要素纳入市域蓝线,将历史文化街区和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市域紫线,将重大基础设施纳入市域黄线;并按照中心城区“四线”的管控强度对市域“四线”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切实加强了对市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及重大基础设施、民生设施等“底线”要素的保护和控制。然而另一方面,作为对城市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远时期发展的总体谋划,总规又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准。尤其是类似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经济活跃、建设需求旺盛,难以提前准确预测。因此,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和不损害城市公共利益、不突破底线管控要素的前提下,对于需要根据市场行为决定的建设内容,则应给予足够的弹性与灵活性,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轮广州总规通过对“三区四线”内容的深化和细化,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现有法律法规对总规相关强制性内容的管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城市底线要素刚性管控的“负面清单”。对于其他需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则给予充分的弹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总规成果“刚者不刚,弹者不弹”的问题,切实强化了总规成果的可实施性。3.3.3提炼成果内容,创新和规范成果表达为了强化总规作为公共政策的可实施性,本轮广州总规针对传统总规

,公共政策导向下城市总体规划“法条化”探索——以广州市为例,彭高峰;刘云亚;《城市规划》;2017年04期;,


钅柯涞厥凳┑恼?碍,大大强化了规划的可实施性。3.3.2深化“三区四线”,强化全域底线管控针对总规成果“对上可用于管理”的工作目标,本轮广州总规工作突出了对底线要素的刚性管控,重点是对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生态保护等保障城市发展底线的“三区四线”内容进行了深化、细化,并明确相应管控要求,使总规对于上级政府来说“可实施、可监督、可考核”。该项工作也成为广州总规“法条化”探索的重点工作之一。本轮广州总规划定禁建区和限建区面积共占市域面积的62%,有效地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图2)。规划优化了2000年广州战略规划确立的“山、水、城、田、海”的市域生态格局,建构了“七核九片、六廊多带”的市域生态绿地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从分类管理角度出发,全面梳理和协调了规划国土、环保、林业和园林、水务、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的各类生态要素并进行识别归类,形成“生态保育”、“休闲游憩”、“安全防护”和“垦殖生产”4大类28小类控制要素。将其中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主干河流及堤围、生态公益林、生态敏感和脆弱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地质地貌景观区、湿地公园9类最明确、最底线和最核心的生态要素划入禁建区,面积为1719km2;将其他重要的生态资源要素纳入限建区,面积达2897km2。同时,本轮广州总规与同步开展的“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进行了动态衔接,确保了禁建区与“城市生态控制线一级生态管制区”保持一致。“三区”的划定,明确了对全市域空间资源的调控方式,对于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和扩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广州市正在开展《广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
【作者单位】: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
【分类号】:TU984.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波;面对新世纪的规划思考——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随感[J];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2 范垂东,刘万林;试论市场体系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J];北京规划建设;2000年04期

3 杨保军,靳东晓;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再思考[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4 李京生;日本的城市总体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5 李夙;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应注重的几个问题──以津市市总体规划为例[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张华锋,郑蕊,李生;浅谈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J];黑河科技;2000年01期

7 司贡;;国务院批准哈尔滨、沈阳、苏州三市城市总体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2期

8 司贡;;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4期

9 晋文正;;山西省建委发出通知,要求确保所有设市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在年底前完成[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6期

10 司贡;;国务院批准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_g;;行政分区管理制度下的城市总体规划——以《长春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卫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3 柳意云;阎小培;;转型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沙振镇;;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思考[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马佳;;大连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中协调[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周干峙;;西安首轮城市总体规划回忆[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郑拴虎;;我对“宜居城市”的理解[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薛史;;专家、媒体和社会人士谈宜居城市[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沈占华;;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之我见[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马利波;席光亮;张远景;;总规之路,路在何方?——探析城市总体规划的未来变革之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庆云;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突破[N];安阳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宁;清华大学将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列入项目课题[N];丹东日报;2007年

3 方青云邋陆旭升;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昨通过评审[N];金华日报;2007年

4 周亚梅;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节约集约利用土地[N];保定日报;2007年

5 记者 邵丹;我市召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N];通化日报;2008年

6 赵蕴颖;城市总体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N];大连日报;2008年

7 ;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决议[N];郑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冯杰邋通讯员 王海江;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获充分肯定[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的决议[N];青岛日报;2009年

10 记者武磊;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评审会在京召开[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青;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协调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2 钮心毅;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胜;基于时空维度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2 刘吉平;浙江省县级城市总体规划新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余莉;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信息化专项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何文兵;基于问题导向的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贺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孙超俊;铜川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解瑶;空间发展的社会绩效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石丹丹;兰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宫东洋;霍林郭勒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张晓斌;吴江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实施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23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23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b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