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乡村保护与活化的动力学研究——基于3个福建村落保护与活化模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9-05 07:01
【摘要】:基于"遗产动力学"理论,以3个福建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得失为例,分析其所采取的不同的保护与活化模式,以及不同主体下动力根源与作用力的关系,探寻适宜乡村保护与活化的主体与合理的动力根源关系、保护模式。
【图文】:

效果图,土墙,木拱,廊桥


文物径3)规划等实践项目,强化公众的主体作用。陈进国深入了解了日本、台湾与香港乡村活化的方法与乡村旅游的实例,针对性选择了日本工匠之乡水上町“农村公园构想”4)、香港屏山文物径与台湾外婆的澎湖湾设计5)3处成功实例,将其合理应用于外碧村。外碧村乡土记忆馆就是对日本水上町案例的借鉴,陈进国将修复后的陈氏祖厝福安堂作为乡土记忆馆,由乡贤投资、族民参与修复,建设10修复一新的福安堂作为乡村记忆馆9族谱中的外碧村4福大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研发的土墙技术(上、彩色土墙,中、竹纹土墙,下、历史肌理土墙)5由户主人参与建设的下党85号民宿竹纹肌理耐水土墙6下党乡文化馆效果图7寿宁县木拱廊桥技艺展示馆效果图8寿宁县木拱廊桥技艺展示馆的内部结构效果图46578建筑学报2017\01特集城乡环境中的历史连续性之二SpecialCollectionHistoricContinuitywithinBuiltEnvironment:PartII110

效果图,土墙,木拱,廊桥


文物径3)规划等实践项目,强化公众的主体作用。陈进国深入了解了日本、台湾与香港乡村活化的方法与乡村旅游的实例,针对性选择了日本工匠之乡水上町“农村公园构想”4)、香港屏山文物径与台湾外婆的澎湖湾设计5)3处成功实例,将其合理应用于外碧村。外碧村乡土记忆馆就是对日本水上町案例的借鉴,陈进国将修复后的陈氏祖厝福安堂作为乡土记忆馆,由乡贤投资、族民参与修复,,建设10修复一新的福安堂作为乡村记忆馆9族谱中的外碧村4福大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研发的土墙技术(上、彩色土墙,中、竹纹土墙,下、历史肌理土墙)5由户主人参与建设的下党85号民宿竹纹肌理耐水土墙6下党乡文化馆效果图7寿宁县木拱廊桥技艺展示馆效果图8寿宁县木拱廊桥技艺展示馆的内部结构效果图46578建筑学报2017\01特集城乡环境中的历史连续性之二SpecialCollectionHistoricContinuitywithinBuiltEnvironment:PartII110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308122)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4KB15)
【分类号】: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辉;赵辰;;中国南方乡村复兴要点讨论——从福建屏南北村谈起[J];建筑学报;2015年09期

2 樊海强;张鹰;刘淑虎;赵立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村落更新模式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张鹰;;基于自愈合体系框架的福建乡村既有居住环境改善策略[J];建筑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琳;张鹰;;传统聚落基础设施“绿色”改造途径研究[J];中外建筑;2016年12期

2 王若冰;陈春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古镇聚落保护与更新——以自贡市仙滩区仙市古镇为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6年S1期

3 赵立珍;张鹰;刘淑虎;樊海强;陈小辉;;基于自助式更新模式的小城镇改造——以武夷山兴田镇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01期

2 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刘丽丽;霍小平;;徽州民居宏村的可继承性发展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4 赵辰;;关于“土木/营造”之“现代性”的思考[J];建筑师;2012年04期

5 陈U

本文编号:2532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32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