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抗震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9 15:52
【摘要】:为研究新型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3片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和1片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足尺试件进行静力往复加载试验,试验中考虑了3种不同的墙身厚度取值,以考察高厚比对剪力墙抗震能力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退化、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建立了新型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新型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结合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大与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延性好的优势,其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较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有所提高;在所试验的参数范围内,高厚比对剪力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图文】:

位移计,水平位移计,剪力墙,转动滑移


第5期侯和涛等: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抗震试验研究图1试件的几何尺寸、配筋和构造(mm)Fig.1Dimensionsreinforcementanddetailingofspecimens(mm)图2试验加载简图Fig.2Loadingsetupoftest1.3位移测量位移计布置如图4所示.在加载梁中部布置水平位移计D1,以测量整个墙体的水平位移;在墙体中部沿着作动器方向布置水平位移计D2,以测量剪力墙的水平位移;在地梁的中部布置位移计D3,D4,,以监控剪力墙底座是否发生平动滑移;在地梁的上部布置位移计D5,D6,以监控地梁的转动滑移.位移角/rad图3加载程序Fig.3Loadingprocess1.4材性试验实测C30混凝土预制部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47.6MPa,现浇部分33.81MPa,HRB40029

位移角,材性试验,加载程序


第5期侯和涛等: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抗震试验研究图1试件的几何尺寸、配筋和构造(mm)Fig.1Dimensionsreinforcementanddetailingofspecimens(mm)图2试验加载简图Fig.2Loadingsetupoftest1.3位移测量位移计布置如图4所示.在加载梁中部布置水平位移计D1,以测量整个墙体的水平位移;在墙体中部沿着作动器方向布置水平位移计D2,以测量剪力墙的水平位移;在地梁的中部布置位移计D3,D4,以监控剪力墙底座是否发生平动滑移;在地梁的上部布置位移计D5,D6,以监控地梁的转动滑移.位移角/rad图3加载程序Fig.3Loadingprocess1.4材性试验实测C30混凝土预制部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47.6MPa,现浇部分33.81MPa,HRB40029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441,51578324) 山东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科研开发项目(鲁财建指(2014)139号)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6EEM07)~~
【分类号】:TU352.11;TU39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卫波,侯朝胜;钢管混凝土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2年03期

2 喻临新,薄凤丽;钢管混凝土脱空问题的技术对策[J];公路;2004年01期

3 倪训松,倪伟;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的研究[J];钢结构;2005年04期

4 王晓锋;郭长青;张喜娥;;钢管混凝土应用与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3期

5 许奇;;钢管混凝土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6 李俊华;王正中;王立青;;钢管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J];路基工程;2007年05期

7 陈联盟;;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和混凝土共同工作问题讨论[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1期

8 王焕林;;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性及其应用中的优缺点[J];江西化工;2008年04期

9 黄用军;尧国皇;宋宝东;彭肇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07期

10 徐艳梅;;钢管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要彬;刘学辉;;钢管混凝土施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王来永;陈宝春;孙潮;;钢管混凝土设计方法比较[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尧国皇;黄用军;;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理论与设计关键问题的系列研究[A];200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查晓雄;叶福相;陈艳;钟善桐;;超声波法在钢管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梅洋;吴斌;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斌;梅洋;张家广;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及其工程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王宇;何广汉;杨永清;蒲黔辉;王炳灵;;钢管混凝土肋拱的横向稳定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9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10 钟善桐;;钢管混凝土在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兆良,浙江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高,浙江广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楼大明;钢管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N];建筑时报;2012年

2 ;C100级混凝土技术成功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3年

3 王玉银;优势互补 完善组合[N];中国冶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晖;考虑徐变的预应力约束混凝土承载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许开成;基于界面损伤的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熊锐;钢管混凝土界面状态试验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徐腾飞;钢管混凝土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与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玉芬;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及节点抗震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许成祥;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8 何珊瑚;三肢钢管混凝土弦杆—钢管腹杆桁架抗弯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丁发兴;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康希良;钢管混凝土组合力学性能及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冼嘉浩;基于整体结构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分叉柱—钢梁节点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任宏伟;钢管混凝土边框连接装置及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武立伟;钢管混凝土边框与剪力墙结合面抗剪承载力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王剑阁;海洋平台摇摆柱体系摇摆柱构造研究及抗剪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永超;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及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6 高爽;基于声发射的FRP钢管混凝土损伤过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苏晓春;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8 李博;不同形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9 吴昊;约束比对钢管混凝土防屈曲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曹平;钢管混凝土密实性的非线性振动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33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33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