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增层支挡式开挖条件下桩—土材料承载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龙武,方先和,李维滨;回收式预应力砼支护桩[J];江苏建筑;1995年03期
2 葛俊杰;黄广龙;陈静;;预应力矩形支护桩弯矩反算方法[J];工业建筑;2013年S1期
3 吴景华,张树林,靖向党;用山肩帮男近似解法分析某工程支护桩倾倒原因[J];勘察科学技术;1997年05期
4 顾建平,胡夏闽,任国华;均匀配筋支护桩强度的精确解与实用计算公式[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顾建平,胡夏闽,任国华;均匀配筋支护桩强度的精确解与实用计算公式[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何思明;李新坡;;高切坡超前支护桩作用机制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田毅,何树,杨国栋;弹性抗力“m”法对单排灌注支护桩的设计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何思明;罗渝;何尽川;;一种高切坡超前支护桩的作用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莫海鸿,周汉香,赖爱平;基坑支护桩结构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10 阮旭芳;马鞍山雨山河1~#泵站基坑支护桩的计算[J];安徽建筑;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海鸿;杨剑维;孙亮;姚朝军;;考虑切向平面效应的支护桩结构空间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2 江武;向超文;李国荣;李忠中;;局部配筋支护桩的改进设计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3 蔡北宁;谷允河;;基坑支护桩工程的质量控制[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胜传;苏金明;黄润秋;;用m法计算支护桩结构位移的一点探讨[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兆林;梁勇然;费煊;范红兵;;承受侧压与轴力的嵌顶支护桩设计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郑金伙;;基坑支护桩配筋计算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7 李永彪;吴孝兰;;深基坑支护桩弯曲问题的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法模拟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郭诗崇;;深基坑支护桩的计算与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9 陈军;王植林;江强;;非对称荷载逆作法圆井支护桩的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朱钢;盛克苏;彭少民;;深基坑支护桩设计的平面杆系有限元方法[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静海 韩国彪 王立新 (浙江绍兴);基坑支护综合处理技术[N];建筑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溶洞对支护桩稳定性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2 谢征兵;地下增层支挡式开挖条件下桩—土材料承载特性[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3 裴尧尧;利用支护桩抗浮的设计及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胡义刚;深基坑工程支护桩水平位移监测报警阈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5 罗明星;利用支护桩抗浮的结构有限元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6 凌威;嵌岩双排支护桩在邻近船闸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及数值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志豪;深基坑单支点锚杆支护桩的理论计算分析[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8 褚玲;压顶圈梁与支护桩的空间协调作用的研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9 姜文龙;工字钢支护桩工程实践与模拟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10 李新坡;深基坑支护桩顶圈梁的作用机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35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3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