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地下增层支挡式开挖条件下桩—土材料承载特性

发布时间:2019-09-12 15:31
【摘要】:在既有建筑物下增层开挖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一种新途径,能有效缓解城市空间拥挤、停车难等问题,近年来已有若干成功实施的工程案例见诸报道。地下增层开挖涉及到基坑支护和既有受荷工程桩承载等复杂问题,而现有研究主要以新建基坑及空载工程桩为研究对象,致使地下增层的工程实践缺乏理论依托,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推广。论文以排桩支挡式地下增层开挖工程为研究背景,研制了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平台,分别建立了内外双层排桩支护结构模型、在役工程桩与支护桩相互作用模型,并结合基坑开挖回弹特性理论分析,研究了开挖深度、桩排间距、桩长、桩顶荷载等关键参数对支护桩和受荷工程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获得主要结论如下:一、在双排桩支挡开挖条件下,前排既有支护桩承受较大弯矩,其幅度随新增支护桩长度递减,随桩排间距递增;前排既有支护桩的存在可明显改善后排新增支护桩的受力状况,但其退出工作时,后排新增支护桩桩身弯矩突增,反弯点下移;受空间效应影响,不同平面位置支护桩的弯矩差别明显,增大桩顶侧向刚度可调整并减小该差异。二、新建立的基坑回弹预测超固结比法可考虑开挖卸荷过程中超固结比与静止侧压力系数的耦合关系,该方法对卸荷后各土层初始残余应力进行了修正,利用残余应力法确定土体回弹模量。经计算对比,该方法预测结果比几种现有方法更接近实测值。三、针对单排支护桩与基坑内既有工程桩的相互作用问题,发现空载工程桩对支护桩受力的影响较小,但对其变形影响较大;受荷工程桩会改变支护结构桩背土压力分布形态和支护桩破坏模式,其影响与工程桩桩顶荷载水平正相关;既有工程桩引致的遮拦与反压效应同时受基坑空间效应影响,且随工程桩与支护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弱。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龙武,方先和,李维滨;回收式预应力砼支护桩[J];江苏建筑;1995年03期

2 葛俊杰;黄广龙;陈静;;预应力矩形支护桩弯矩反算方法[J];工业建筑;2013年S1期

3 吴景华,张树林,靖向党;用山肩帮男近似解法分析某工程支护桩倾倒原因[J];勘察科学技术;1997年05期

4 顾建平,胡夏闽,任国华;均匀配筋支护桩强度的精确解与实用计算公式[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顾建平,胡夏闽,任国华;均匀配筋支护桩强度的精确解与实用计算公式[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何思明;李新坡;;高切坡超前支护桩作用机制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田毅,何树,杨国栋;弹性抗力“m”法对单排灌注支护桩的设计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何思明;罗渝;何尽川;;一种高切坡超前支护桩的作用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莫海鸿,周汉香,赖爱平;基坑支护桩结构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10 阮旭芳;马鞍山雨山河1~#泵站基坑支护桩的计算[J];安徽建筑;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海鸿;杨剑维;孙亮;姚朝军;;考虑切向平面效应的支护桩结构空间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2 江武;向超文;李国荣;李忠中;;局部配筋支护桩的改进设计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3 蔡北宁;谷允河;;基坑支护桩工程的质量控制[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胜传;苏金明;黄润秋;;用m法计算支护桩结构位移的一点探讨[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兆林;梁勇然;费煊;范红兵;;承受侧压与轴力的嵌顶支护桩设计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郑金伙;;基坑支护桩配筋计算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7 李永彪;吴孝兰;;深基坑支护桩弯曲问题的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法模拟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郭诗崇;;深基坑支护桩的计算与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9 陈军;王植林;江强;;非对称荷载逆作法圆井支护桩的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朱钢;盛克苏;彭少民;;深基坑支护桩设计的平面杆系有限元方法[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静海 韩国彪 王立新 (浙江绍兴);基坑支护综合处理技术[N];建筑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溶洞对支护桩稳定性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2 谢征兵;地下增层支挡式开挖条件下桩—土材料承载特性[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3 裴尧尧;利用支护桩抗浮的设计及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胡义刚;深基坑工程支护桩水平位移监测报警阈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5 罗明星;利用支护桩抗浮的结构有限元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6 凌威;嵌岩双排支护桩在邻近船闸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及数值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志豪;深基坑单支点锚杆支护桩的理论计算分析[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8 褚玲;压顶圈梁与支护桩的空间协调作用的研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9 姜文龙;工字钢支护桩工程实践与模拟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10 李新坡;深基坑支护桩顶圈梁的作用机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35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35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4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