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山西省汾西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7 01:38
【摘要】:本论文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4BG083,为其项目资助成果。本文基于大量田野考察和访谈调查,对汾西县传统民居物质形态及营造技艺进行记录、归纳与分析。文章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阐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未曾得到它应有的重视,其根植于中国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反映了古代先民对居住空间的理解、改造自然的能力及对材料的掌控。汾西县处于晋南地区,这片土地容易被大众忽略,关于该地区的传统民居研究少之又少。文章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汾西县传统民居的类型、院落形制、民居院落空间形态以及几处保存完好且较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民居院落。通过分析总结展示了汾西县地区传统民居的乡土性和多样性。文章第三部分从营造团队、工具材料、营造过程、营造仪式四个大的方面对汾西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做了系统性总结,将文化习俗与民居建筑的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章第四部分描述了现在汾西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现状及正在遇到的挑战,提倡把汾西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提出了传统营造技艺发展的新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24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平;郭贵春;;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分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02期

2 王其享;;双心圆:清代拱券券形的基本形式[J];古建园林技术;2013年01期

3 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年03期

4 童丽萍;韩翠萍;;黄土窑居自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5 王文权;;窑洞文化研究——陕北窗格子[J];山花;2009年02期

6 赵鸣;;山西的建筑技术与地方做法[J];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04期

7 光晓霞;包平;;晋商兴起原因浅谈[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乐征;;从清华坊到万科第五园——论现代中式住宅立面造型设计手法之发展[J];中外建筑;2006年02期

9 李会智;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下)[J];文物世界;2004年04期

10 李会智;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中)[J];文物世界;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华瞻;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魏秦;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乔迅翔;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赵乐静;可选择的技术:关于技术的解释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莉娟;陕西省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段晓雪;乡村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凯;介休古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蔡海涛;论乡村旅游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马琳瑜;中国民居中的拱券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建勇;陕北米脂窑洞古城民居聚落形态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7 王子瑜;晋中大院建筑形态特色分析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莹莹;山西书院建筑的调查与实例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煜;晋中大院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张海英;明清时期山西地方衙署建筑的形制与布局规律初探[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2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42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