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黏土热导率测试及理论预测模型研究
【图文】:
限wL/%塑限wP/%含水比桂林1.9032.12.740.9177.842.10.41柳州1.8733.22.750.9670.829.30.46来宾1.8534.82.761.0182.042.40.42武鸣1.7034.32.751.1783.054.10.41表2红黏土的矿物组成Table2Mineralcompositionsofredclays取样地点矿物成分组成/%高岭石三水铝石伊利石针铁矿石英桂林58.8911.90 16.2512.96柳州20.91 24.527.9046.67来宾25.60 7.4713.9852.95武鸣83.3814.12 2.50 3热导率测试试验3.1测试方案及过程红黏土热导率测试采用Decagon公司研制的KD2Pro土壤热特性分析仪(见图1),其测试原理基图1红黏土热导率测试过程Fig.1Testingprocessofsoilthermalconductivity
魇岛缶猱鄧匝猓忝妗肮蚊郶保幻恳缓噫釞首?备2个平行试样;试样制备后,静置12h。(3)采用KD2 Pro测定红黏土热导率。将探针TR 1(单针)和SH 1(双针)依次插入制备好的试样中,测试试样热导率K,测试过程如图1所示。(4)采用烘干法实测试样含水率w。每个试样测试完毕后,取探针插入孔周边区域的土料,用烘干法实测试样的质量含水率w,根据土壤干密度d换算成体积含水率v(vdw)。(5)数据处理。将同一含水率试样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剔除异常值,取余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实验结果。3.2测试结果及分析图2为桂林、柳州、来宾、武鸣4种红黏土试样热导率与体积含水率的关系曲线。由此可知,在相同的干密度情况下,4种红黏土的热导率均随体积含水率增加而呈现分段递增的趋势;低含水率时,热导率随着含水率的递增而急剧增加;当含水率增加到某个点时,热导率随着含水率的递增而增加的速度大大减缓,最终趋于平衡。这个含水率点可称为红黏土的“临界含水率”,由图中曲线拐点可估算出桂林、柳州、来宾、武鸣4种红黏土的临界含水率分别为0.443,0.350,0.383,0.494。v/(cm3·cm-3)(a)桂林v/(cm3·cm-3)(b)柳州v/(cm3·cm-3)(c)来宾v/(cm3·cm-3)(d)武鸣图2广西红黏土热导率与体积含水率关系曲线Fig.2RelationshipcurvesbetweenthermalconductivityandvolumetricwatercontentofredclayinGuangxi广西红黏土热导率随体积含水率变化的规律,可从土壤的三相组成及其热物理特性方面进行解释。由土壤物理学[24]可知,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多孔介质,液相(水溶液)的导热率为气相(空气)的20倍,,当土壤固体部分维持一定(相同干密度)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素兰;;韶关红黏土特征及其地基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2 吴瑞潜;谢康和;陈先华;钱维标;;水泥和粉煤灰加固红黏土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07期
3 阳东升;黄质宏;;六盘水地区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征[J];山西建筑;2008年35期
4 张林锋;肖欣;李辉;;桂林红黏土微结构特征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31期
5 刘宝臣;牟春梅;;有机质污染红黏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力学效应分析[J];工业建筑;2010年02期
6 康景文;甘鹰;张仕忠;王亨林;黄练红;彭仕明;;昆明新机场红黏土冲压地基处理实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7 罗贵川;殷天平;;碳酸盐岩风化残积层红黏土的边坡稳定性[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年03期
8 吴超;;砂砾改良高液限红黏土的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19期
9 胡华;顾恒星;俞登荣;;振动荷载对厦门地区红黏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与分析[J];工业建筑;2007年09期
10 卢雪松;项伟;范文彦;于怀昌;;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孔思丽;曹小兵;;贵州红黏土地区工程问题及基坑变形特性[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郭培玺;俞缙;陈俊生;;损伤理论在水泥红黏土试验研究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钱立义;红黏土比表面积试验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
2 易亮;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龚琰;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向东;云南红黏土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赵蕊;基于贵阳红黏土力学参数试验的邓肯—张模型修正[D];贵州大学;2016年
6 朱梦;干缩条件下贵州红黏土渗透性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7 蒋正国;纤维红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余再西;有机酸对红黏土置换水泥土桩的腐蚀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4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8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