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1:52
【摘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问题。博物馆改扩建是旧建筑再利用研究系统下的一个分支,而衔接空间则是新旧关系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博物馆改扩建过程中关乎成败的关键部分。虽目前国内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但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以小见大,关注博物馆新旧关系中衔接空间这一具体对象,通过实例的收集与归纳,深入剖析其在新旧间的关联性,提炼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进而探讨衔接空间具体的设计方法,建立可供参考的设计策略,以期能为国内同类型的改扩建项目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依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应文章的第一章,基于对博物馆改扩建成因与发展的简要概括,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并介绍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相关的研究成果,制定合理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发展历程与具体表现,提炼相关设计原则。其中,第二章重点追寻衔接空间的演变轨迹,通过外部因素的描述和思想层面的探索解释衔接空间的成因、发展及其对新旧关系的影响。第三章则在衔接空间发展趋势中总结设计原则,归纳衔接空间与新旧建筑的组合方式,并整理衔接空间相关的设计要点,为其后的设计研究提供指导原则与设计思路。第三部分为文章第四章,主要通过大量国内外实例的深入剖析与归纳总结,探讨衔接空间基于空间模式、功能构成、形式美学三个层面的的设计方法。论文最后是针对前文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未来发展趋势,意在为未来我国博物馆改扩建中,衔接空间关联新旧关系提供启示与参考。
【图文】:

经济寿命,来源,图片,博物馆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色色的人都可在其中自得其乐。”2旧有博物馆空间单一的展示与新时代的诸多需求,设施更新、藏品增加、展览空间多样化、新间的诉求等等都对旧有空间提出了挑战。通过改扩建,让新空间的新功能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于经济效应,经济时代自主运营的权衡结果间的延续,场所价值会稳步增长,同时,建筑价值也会呈比例增上调,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能有效减少造价,这远比拆除再建来间成本,且改扩建后固有历史价值会在时代新语汇的碰撞下产生化价值。(图 1-1)在经济主导的时代背景下,改扩建无疑是更明

来源,图片,作者,百分比


图1-2 2007至2014年度经过改建及未经扩建的美术馆参观人数变化百分比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图 1-3 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新增热门装置艺术“都市之光”(图片来源:作者自摄)三、基于文化效应,大众情感寄托的基本诉求博物馆承载着城市人文记忆,人们对旧有场地和故有建筑有着难以割舍的场所记忆简单的拆除重建,消失的不仅是一处空间场所,更是人文记忆的消抹。改扩建行为既可保护博物馆历史遗留的无形财产,也可以塑造当代文化的潜在资产,它是古今衔接的重要措施,它的成功让人文历史更具可读性,,更能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滋生新旧延续所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潘振昌;;更新建筑的谐调手法[J];工业建筑;2013年S1期

2 项秉仁;吴云一;;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城市文化[J];建筑学报;2009年02期

3 屈小羽;;理性分析下的新旧建筑空间关系营造——谈河北博物馆扩建中新旧连接部分的设计[J];华中建筑;2007年05期

4 刘泽洲;李艳;;世界历史名城博物馆扩建设计中地下空间的利用[J];华中建筑;2007年02期

5 孙全文;历史建筑再利用之理论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年02期

6 张谨;当代博物馆建筑功能理念的新趋势[J];建筑学报;2004年12期

7 高冬梅;博物馆地下空间的利用[J];建筑学报;2004年05期

8 李颖,周卫;同一屋檐下——新旧建筑的共存[J];华中建筑;2003年01期

9 章明,张姿;欧洲新旧建筑的共生体系[J];时代建筑;2001年04期

10 武云霞;新旧建筑的共存——析英国2000年建造的三个建筑[J];时代建筑;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宁;关于建筑改造之中西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苏文笛;建筑之间——建筑接续形态与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玉莹;博物馆改扩建的新旧公共空间关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清文;旧建筑改扩建中的“缝隙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屈小羽;旧建筑改扩建中连接部分的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5 王林;从理念和方法看旧建筑再利用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6 郑宁;博览建筑改扩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家倩;历史环境中的新旧建筑结合[D];重庆大学;2002年

8 张宁;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05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05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f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