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粉煤灰-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氯盐传输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15:07
【摘要】:地质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胶凝材料,它是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聚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非晶态和准晶态特征的三维网络状结构,与传统水泥基材料相比,地聚物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耐火优异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海洋环境下由氯离子侵蚀所引起钢筋锈蚀现象一直是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研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问题也成为混凝土及其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研究地质聚合物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可为这种新型材料投入海洋环境工作等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粉煤灰-偏高岭土复合基地质聚合物的配合比中粉煤灰的占比不同,从相同流动度角度出发,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KOH溶液作为碱激发剂,设计了十组配合比。对试件抗压强度进行分析,研究其强度与粉煤灰占比以及碱激发剂种类的关系,分析得到相同流动度下,地聚物材料抗压强度与粉煤灰占比的关系。(2)研究碳化作用对地聚物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影响,设计了试件碳化(14d)与非碳化的对比试验,测试了其各组配合比下的氯离子吸附性,设置了7种不同浓度梯度的浸泡溶液,分析地聚物材料的氯离子吸附性与不同浓度梯度的关系。采用XRD衍射分析法测试了试件氯离子吸附前后的物质组成,基于测试结果,分析了其各组配合比氯离子吸附能力与物质组成的关系。(3)研究地聚物材料在浸泡与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抗氯盐侵蚀能力,设置了自然浸泡组和干湿循环组进行氯盐传输试验。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溶液浓度,氯盐传输时间30d,测其不同深度处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基于测试结果,分析了自然浸泡组与干湿循环组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与粉煤灰占比以及碱激发剂种类的关系,研究30d侵蚀时间内,各组试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差异。基于Fick第二定律,由自由氯离子浓度拟合得到了各组氯离子扩散系数。
【图文】:

粉煤灰


合物的抗压强度、抗氯盐侵蚀能力以及氯离子吸附能力等久性的重要指标。而原材料的不同是地聚物耐久性差异的制备地聚物的原材料出发,通过 XRF 扫描分析了粉煤灰,介绍了试验所需的其他原材料;介绍了材料的抗压强度氯离子吸附能力等试验方法;介绍了本文试验所需设备的料(Fly ash,FA)来自宁波某工厂生产的国标一级优质粉RF 扫描对粉煤灰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如表 2-1 所48.03%,Al2O3含量21.61%,CaO含量10.92%,Fe2O3含.98 %。

偏高岭土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1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Table 2-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SiO2Al2O3CaO Fe2O3) 48.03 21.61 10.92 9.52 岭土土(Metakaolin,MK)是高岭土在 700 度高温下煅烧形成物,试验中采用的是杭州君一化工生产的优质偏高岭土,,XRF 扫描对偏高岭土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如表 2-2SiO2含量 52.75 %,Al2O3含量 44.81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晨辉;周长顺;吉红波;李翠红;;纳米偏高岭土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9年12期

2 蒋国伟;吕国玉;;偏高岭土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研究[J];浙江建筑;2019年01期

3 郑传宝;丁华柱;刘强;刘兴平;文庆军;都增延;;偏高岭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四川建材;2018年04期

4 莫宗云;马腾飞;王大光;;偏高岭土活性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7年01期

5 李章建;李世华;梁丽敏;赵彦;;高铁钛偏高岭土特性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世界;2017年02期

6 彭晖;崔潮;蔡春声;李树霖;张雄飞;;偏高岭土活性的煅烧温度影响及测定方法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8期

7 水中和;张龙;肖国琪;韩金龙;;偏高岭土基矿物浆料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4年09期

8 孙彤;;高活性偏高岭土制备最佳工艺参数的研究[J];中国水泥;2013年12期

9 晏锦;殷素红;叶门康;秦伍;罗君;文梓芸;;偏高岭土活性快速检验方法改进[J];硅酸盐通报;2010年06期

10 赵山泉;微波处理对偏高岭土的作用[J];国外建材科技;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凯琦;陆银平;谌世英;宋中华;史洪涛;;偏高岭土的特性与应用[A];全国第十九届防水保温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7年

2 江涛;;高活性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3 卢迪芬;陈森凤;卢希龙;高敏;;高活性偏高岭土微粉的制备及复合效应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卢迪芬;陈森凤;卢希龙;高敏;;高活性偏高岭土微粉的制备与复合效应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刘瑞平;岳东;朱国振;赵会友;汪长安;;粉煤灰-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与表征[A];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4年

6 王栋民;扈士凯;熊卫峰;左彦峰;罗小红;高岩;付毅;;偏高岭土作为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汪智勇;王敏;嵇琳;陈旭峰;;偏高岭土做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现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冯乃慊;;偏高岭土超细粉混凝土的特性[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柯誉满;王开拓;徐梦雪;李巧云;卢炼进;崔学民;;聚乙二醇(PEG-4000)强化增韧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的性能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10 杜小满;刘钦甫;邢楠;;朔州煤系高岭岩制备偏高岭土用于混凝土掺合料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林浩;煤系偏高岭土复合水泥土工程特性及相关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耿海宁;偏高岭土改性海工混凝土的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宋彦军;石灰—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天然矿物纤维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4 张世义;纳米偏高岭土水泥基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葛圆圆;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郭昌明;以失效磷酸基抛光液为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D];广西大学;2016年

7 宋晓玲;地聚物/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丁沙;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抗海盐侵蚀性能与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美荣;铝硅酸盐聚合物聚合机理及含漂珠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凯琪;粉煤灰-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氯盐传输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2 宋杨会;高铁钛偏高岭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预测及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3 谈建立;地质聚合物基稻草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4 洪宏;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5 宋紫阁;固体废弃物改性地聚物的路用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6 李彦鹏;矿用充填材料发泡水泥的抗压强度及稳定性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7 王鹏云;硫酸镁环境下偏高岭土对水泥土强度及电阻率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8 何流;磷酸基地质聚合物的结构演变及固化模拟核素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9 杨彦;低品位偏高岭土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10 尤祥;偏高岭土改性垃圾焚烧飞灰制备面层混凝土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2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12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