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地震响应的试验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9 14:2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缺口很大,同时国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而液化天然气这一能源,以高热能、无污染、易存储、易运输以及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契合大众的需求,迅速占领能源市场,未来将可能代替石油、煤,成为第一大能源。自从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以来,对海外天然气的进口依赖程度增加,于沿海地区建立一批LNG接收站,其中作为主体结构的LNG储罐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LNG储罐设计和抗震的规范,因此研究LNG储罐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某容积为5万立方米的地上全容式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为原型,考虑混凝土外罐壁和液体之间的流固耦合相互作用,根据相似关系理论,设计了长度相似比1:50的LNG储罐混凝土外罐的振动台试验模型。2.完成振动台试验,着重从加速度、位移和应变三个因素研究了混凝土外罐壁的地震响应,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在空罐、半罐和满罐三种状态下,加速度均是随着罐壁高度增大而增大,同时也印证了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地震烈度无关;位移沿外罐壁高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环向应变和竖向应变均沿外罐壁高度增大而增大,环向应变沿高度的变化幅度相比竖向应变较大,因此建议适当增加环向预应力钢筋的配筋量。3.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的有限元模型,其中使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技术真实地模拟了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壁和液体的流固耦合效应;对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模型进行静力分析。4.运用时程分析法,对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有限元模型施加单向地震作用,重点从位移、环向应力和轴向应力三个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外罐壁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位移变化趋势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外罐壁底部,罐壁高度1/4、1/2和3/4处应力较大,建议LNG储罐设计在以上位置应重点考虑。
【图文】:

槽车


中国经济正在平稳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来支撑各类产业,而随着煤和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国际社会对大气环境的关注,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气的需求正在逐年上涨,预计将会取代煤和石油成为第一能源。随着《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联合国峰会上通过并于 2016 年 1 月1 日生效和中国于 2016 年 9 月 3 日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迫使我国加快发展低碳和清洁能源。随着我国加快供给侧改革,油改气稳步推进,天然气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 LNG),是通过将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凝结成液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 1/625,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 45%左右。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省储存空间,且储存压力低,便于用专门的槽车(见图 1-1)将 LNG 运输到销售地;同时液化天然气着火点较高,气化后密度约为空气的一半,泄露后会快速扩散,不易燃爆,故更安全可靠。我国的 LNG 供给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由内陆 LNG 工厂自己生产,二是由国外进口储存于沿海 LNG 接收站,接收站中大型 LNG 预应力混凝土储罐(见图 1-2)作为承载液化天然气的容器正在逐渐被大量使用。

国家发展,天然气,储罐,预应力混凝土


中国经济正在平稳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来支撑各类产业,而随着煤和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国际社会对大气环境的关注,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气的需求正在逐年上涨,预计将会取代煤和石油成为第一能源。随着《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联合国峰会上通过并于 2016 年 1 月1 日生效和中国于 2016 年 9 月 3 日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迫使我国加快发展低碳和清洁能源。随着我国加快供给侧改革,油改气稳步推进,天然气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 LNG),是通过将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凝结成液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 1/625,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 45%左右。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省储存空间,且储存压力低,便于用专门的槽车(见图 1-1)将 LNG 运输到销售地;同时液化天然气着火点较高,气化后密度约为空气的一半,泄露后会快速扩散,不易燃爆,故更安全可靠。我国的 LNG 供给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由内陆 LNG 工厂自己生产,二是由国外进口储存于沿海 LNG 接收站,接收站中大型 LNG 预应力混凝土储罐(见图 1-2)作为承载液化天然气的容器正在逐渐被大量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78;TU3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刚;崔利富;王振;刘伟兵;李想;;立式浮顶储罐并联基础隔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年05期

2 王晓磊;侯钢领;吕大刚;;某核电站安全壳1:15模型振动台试验[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3 谢剑;王微娜;李波;;大型LNG储罐的动力特性及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13年S1期

4 程旭东;朱兴吉;;LNG储罐外墙温度应力分析及预应力筋设计[J];石油学报;2012年03期

5 张云峰;张钊;薛景宏;计静;;LNG储罐外罐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Seismic analysis of a LNG storage tank isolated by a multiple friction pendulum system[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1年02期

7 沈德建;吕西林;;模型试验的微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8 张营;孙建刚;崔利富;赵长军;;16万方LNG储罐的动特性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孙建刚;王振;王丰;吴志平;;位移谐波激励下拱顶锚固储罐的动力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03期

10 张云峰;田晓雪;郭迎利;于洋;薛景宏;;夹层橡胶垫隔震液化天然气储罐地震响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利富;大型LNG储罐基础隔震与晃动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建伟;地震和冲击荷载作用下CPR1000核电厂安全壳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黄海杰;超大型LNG储罐外罐地震反应及低温效应数值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朱纪光;3万方LNG储罐穹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受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4 李松海;LNG预应力混凝土储罐极限承载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5 赵欣月;160000m~3LNG储罐混凝土外罐的地震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苏高尚;LNG储罐快速建模及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吴磊;LNG储罐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8 周波;大型LNG储罐在静力及动力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9 李宁;预应力LNG储罐张拉工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杜显赫;预应力LNG储罐在地震作用下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4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44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