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抗震加固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老旧小区抗震加固中的疑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不足的问题,20世纪70-90年代,我国政府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了很多城市居民住宅,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大部分人的居住需求也改善了当时人们的居住条件。然而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环境、技术条件的长足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模式的逐步变化,过去建造的住宅,如今已经成为陈旧、落后、高耗能且有巨大安全隐患的的老旧住宅。这些城市老旧住宅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居民居住品质的提升,也对城市的面貌和特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篇论文从城市老旧小区抗震加固改造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现阶段对于中国建于20世纪70-90年代的老旧住宅小区的抗震加固改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从鉴定到方案选择到设计以及施工措施对某城市A老旧小区的抗震加固工程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希望可以对当前阶段的老旧小区加固改造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老旧小区 抗震加固 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52.11;TU746.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6
- 1.1 引言8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2.1 选题背景8-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1-14
-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14-15
- 1.4.1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4
- 1.4.2 论文的创新点14-15
- 1.4.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15
- 1.5 小结15-16
- 2 城市老旧小区的整体概况16-23
- 2.1 城市老旧小区的建设概况16-19
- 2.1.1 城市老旧小区的建设背景16
- 2.1.2 城市老旧住宅的建设情况16-19
- 2.2 城市老旧小区的特点19-20
- 2.2.1 区位优势明显19
- 2.2.2 总体规模庞大19
- 2.2.3 居住面积标准较低19-20
- 2.2.4 空间和设备设施相对陈旧20
- 2.3 城市老旧小区的抗震加固概况20-22
- 2.3.1 城市老旧小区抗震加固的基本情况20-21
- 2.3.2 城市老旧小区抗震加固的基本方式21-22
- 2.4 城市老旧小区抗震改造的必要性22
- 2.4.1 有效发挥老旧住宅本身价值22
- 2.4.2 体现城市发展轨迹22
- 2.4.3 适应居民生活模式变化:对公共安全更加重视22
- 2.5 小结22-23
- 3 城市老旧小区的震害分析及抗震加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30
- 3.1 城市老旧小区的震害分析23-26
- 3.1.1 圈梁及构造柱的重要性分析23-24
- 3.1.2 预制楼盖的震害分析24-25
- 3.1.3 楼梯间的震害分析25-26
- 3.1.4 非结构构件的分析26
- 3.2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6-29
- 3.3 老旧小区抗震加固中需注意的问题29
- 3.4 小结29-30
- 4 老旧小区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方法和原理30-38
- 4.1 关于混凝土加固时作用力的特点30-31
- 4.1.1 共同工作30-31
- 4.1.2 二次受力问题31
- 4.2 加固材料31-32
- 4.2.1 基本材料31
- 4.2.2 结构胶粘剂31-32
- 4.3 加固结构基本计算假定32-33
- 4.4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33-38
- 4.4.1 增大截面加固法34
- 4.4.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34-35
- 4.4.3 外粘型钢加固法35
- 4.4.4 复合材料加固法35-36
- 4.4.5 粘贴钢板加固法36-38
- 5 A老旧社区的综合大楼加固设计38-52
- 5.1 工程概况38
- 5.2 抗震鉴定与分析38-41
- 5.2.1 现场勘察与检测39
- 5.2.2 建筑抗震鉴定39-41
- 5.3 抗震加固方案选择41-47
- 5.3.1 单跨框架加固方案41-42
- 5.3.2 框架柱加固方案42-45
- 5.3.3 梁加固方案45
- 5.3.4 弧形楼梯加固方案45
- 5.3.5 加固后模型计算结果45-47
- 5.4 抗震加固设计47-49
- 5.4.1 抗震加固计算原则47-48
- 5.4.2 设计单跨框架抗震加固48-49
- 5.4.3 框架柱抗震加固设计49
- 5.4.4 梁的抗震加固设计49
- 5.4.5 新增柱、梁与原结构的连接设计49
- 5.5 施工措施49-52
- 5.5.1 加固前的卸载49
- 5.5.2 加固材料和使用材料49
- 5.5.3 新旧构件结合面粘结措施49-50
- 5.5.4 加固施工工艺及要点50-52
- 6 总结与展望52-53
- 6.1 总结52
- 6.2 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6
- 个人简介56-57
- 导师简介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众勤;;解析老旧小区停车难怪象——以成都市为例[J];城市开发;2011年11期
2 ;北京启动大规模老旧小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J];建设科技;2012年11期
3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指导图集发布[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年09期
4 笛音;;探索老旧小区建设与治理之道——访右安门街道主任钱爱平[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02期
5 彭代国;;老旧小区整治 居民自己说了算[J];社区;2012年23期
6 ;北京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外保温材料实施专项备案[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年05期
7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指导图集出炉[J];城市规划通讯;2012年18期
8 ;北京今年完成老旧小区抗震加固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3年03期
9 ;各地动态[J];小城镇建设;2013年03期
10 朝宣;;把脉老旧小区改造——朝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纪实[J];北京人大;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凌华;;老龄化背景下老旧小区环境改造的适老性设计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2 陈希;;东北地区老旧居住区生态景观改造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3 ;宣武区开展“楼道革命” 促进社区公共文明建设的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菊鸣;加快老旧小区改造[N];南通日报;2005年
2 景鹏;朝阳137个老旧小区年内换新装[N];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娄一雪 通讯员 李佳优;在老旧小区植青播绿[N];秦皇岛日报;2006年
4 古春婷;120多小区年底全封闭式管理[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李欣;沈河老旧小区将覆盖便民服务点[N];沈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闫雪静邋本报通讯员 华锴 王彩霞;280个老旧小区居民住“新居”[N];北京日报;2008年
7 常思哲;浑南老旧小区改造营造奥运氛围[N];沈阳日报;2008年
8 记者 曾昀;600老旧小区未来4年改造[N];北京日报;2009年
9 记者 彭跃东;沈阳力保老旧小区居室热起来[N];沈阳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海燕;300个老旧小区今年披绿装[N];北京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艳青;城市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实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徐红艳;老旧小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3 闫明艳;城市开放式老旧小区治理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英旭;老旧小区抗震加固中的疑难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张智敏;老旧小区治理的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孟醒;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宜居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7 曾伟;马鞍山市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8 张君君;老旧住宅区改造调查及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老旧小区抗震加固中的疑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