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校园景观改造策略分析及设计实践
发布时间:2020-05-20 11:48
【摘要】:校园景观是学校功能规划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使用和审美价值取向。如今,一些高校校园景观出现设施老旧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使用及审美需求,因此,各大院校进行景观改造,通过营造出基于场地环境特性并符合时代需求的校园景观——“校园精神”,以影响学生的生活行为和精神情感。设计者在进行校园景观改造时,强调以学生的需求为设计导向,借用场地之“校园精神”以对学生的行为活动形成一种有序及合理的引导。本文对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进行考察,从问题出发开展研究。首先,探究校区场地内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归为功能缺失和形式与意义表达不匹配两类,明确指出当前校内场地建设缺乏“校园精神”引导下的校园景观系统;其次,结合类似问题案例进行策略分析,从理论层面探寻两类问题的影响因素;继而,文章提出了秩序感、方位感和认同感三种改造原则。其一,秩序感原则:通过不同功能分区及设计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具备引导性的生活空间,使其获得一定的空间和谐感;其二,方位感原则:在秩序感的基础上,学生对相应功能区域或形式进行认知形成记忆,帮助辨认校园方位的同时,在精神层面认知自己当前或过往的校园身份;其三,认同感原则:由方位感上升到对校园景观功能或形式的认同,使其对校园获得一定的精神归属感。这三个原则彼此影响关联呈现一种金字塔形态。同时,文章提出了两类问题相应的改造方法。功能方面:针对保健功能缺失,以满足“三个需求”为标准;针对生态功能缺失,以设立雨水花园、构建绿色屋顶和植物复合群落和使用可持续材料为解决方法;针对交往功能缺失,以增加校园场地空间多样性、营造不同类型交往空间和设立领域空间为解决方法。形式与意义表达不匹配性方面:通过合理有序地组织景观结构、景观围护体、景观装饰等物质要素来解决形式缺失问题;通过对非物质要素进行抽象提炼并将蕴含其中的文化意义融合于物质要素来解决意义缺失的问题,·论文最后,将得出的原则与方法运用于设计实践,帮助营造具有“校园精神”的场地空间。总之,“校园精神”是设计创造学生与校园景观之间的“关系场”。校园景观是学生“目的”的投射,是学生“行为”的对象,而学生的行为蕴含了校园景观的意义。同时,透过校园景观可以明晰学生的动机、目的、情感和价值等意义。通过设计,使学生感知到蕴含于环境中的历史、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令其对校园产生一种精神归属感,并以此唤醒人们内心对于精神文化的尊重、对于人性化社会的渴求。
【图文】:
1.学校概况逡逑扬州大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其前身是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逡逑创办的通州师范学院和通海能学院。1952年国家对氋等学院的院系进行了相关调整,通州逡逑师范学院的文史专修科和海通的农学科入迁扬州,后分别再与其他学院迁入的相关学科合逡逑并成师范学院和江苏农学院。之后扬州续陆续创办江苏水利工程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院逡逑和扬州工学院四所院校。1992年5月19日,这些学院合并组建成现在的扬州大学。目前逡逑扬州大学共有七个校区,文汇路校区便是其中之一,校区内主要学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逡逑美术与设计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逡逑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音乐学院。2018年5月,原文汇路校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美术与设计逡逑学院搬至扬州大学路南校区。逡逑2.区位分析逡逑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学院面积约为35.邋7万平方米。北靠逡逑文昌中路,南为文汇东路,与扬州大学主校区荷花池校区隔路相望。校区区位条件优越,逡逑交通便利(图1.邋1)。逡逑一.一逦:*邋t邋V邋*邋a;:"、逡逑一逦P逦!!T-逦.一逦-A-邋-逡逑
图1.邋2文汇路校区规划分区图逦图1.邋3文汇路校区路线图逡逑(图片来源:笔者自绘)逦(图片来源:笔者自绘)逡逑文汇路校区在总体规划上呈南北长块状,校区经过多年地规划与发展,形成了多能分区:橘色区域为校区内的活动场地;黄色区域为本校学生和海外留学生日常居住舍区;绿色区域内分布着校区的食堂及一些餐馆;蓝色区域为各学院的教学楼、公共室和集会大礼堂等学生学习的场地;紫色部分主要为公共绿地部分(图1.2)。各场其功能属性的不同,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区三大功能区域,每块区域都为校内提供了不同的功能需求的服务。校园规划在总体上可分为南北部分,北部区域以食堂、生宿舍和体育场为主,为校内学生的生活及活动提供了便利;南部区域大部分为教学公共绿地部分,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区域。图1.3为校区的总体图,黄色部分为校区内的主千道,连接着校区内的三个出入口、食堂及部分教学楼和宿舍区块;蓝色部分为校区内的次干道,将校区内的各个小型场地与主千道相连接,了学生的穿行。综上所述,校区内的功能分区规划明确且较为合理,各个功能区之内干子区域分布集中,,方便校内学生对于学校整体功能分区地认知,其路网规划也相对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4
【图文】:
1.学校概况逡逑扬州大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其前身是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逡逑创办的通州师范学院和通海能学院。1952年国家对氋等学院的院系进行了相关调整,通州逡逑师范学院的文史专修科和海通的农学科入迁扬州,后分别再与其他学院迁入的相关学科合逡逑并成师范学院和江苏农学院。之后扬州续陆续创办江苏水利工程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院逡逑和扬州工学院四所院校。1992年5月19日,这些学院合并组建成现在的扬州大学。目前逡逑扬州大学共有七个校区,文汇路校区便是其中之一,校区内主要学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逡逑美术与设计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逡逑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音乐学院。2018年5月,原文汇路校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美术与设计逡逑学院搬至扬州大学路南校区。逡逑2.区位分析逡逑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学院面积约为35.邋7万平方米。北靠逡逑文昌中路,南为文汇东路,与扬州大学主校区荷花池校区隔路相望。校区区位条件优越,逡逑交通便利(图1.邋1)。逡逑一.一逦:*邋t邋V邋*邋a;:"、逡逑一逦P逦!!T-逦.一逦-A-邋-逡逑
图1.邋2文汇路校区规划分区图逦图1.邋3文汇路校区路线图逡逑(图片来源:笔者自绘)逦(图片来源:笔者自绘)逡逑文汇路校区在总体规划上呈南北长块状,校区经过多年地规划与发展,形成了多能分区:橘色区域为校区内的活动场地;黄色区域为本校学生和海外留学生日常居住舍区;绿色区域内分布着校区的食堂及一些餐馆;蓝色区域为各学院的教学楼、公共室和集会大礼堂等学生学习的场地;紫色部分主要为公共绿地部分(图1.2)。各场其功能属性的不同,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区三大功能区域,每块区域都为校内提供了不同的功能需求的服务。校园规划在总体上可分为南北部分,北部区域以食堂、生宿舍和体育场为主,为校内学生的生活及活动提供了便利;南部区域大部分为教学公共绿地部分,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区域。图1.3为校区的总体图,黄色部分为校区内的主千道,连接着校区内的三个出入口、食堂及部分教学楼和宿舍区块;蓝色部分为校区内的次干道,将校区内的各个小型场地与主千道相连接,了学生的穿行。综上所述,校区内的功能分区规划明确且较为合理,各个功能区之内干子区域分布集中,,方便校内学生对于学校整体功能分区地认知,其路网规划也相对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德坤;;贺德坤校园景观设计[J];建筑结构;2019年23期
2 王世基;;王世基校园景观设计[J];建筑结构;2019年23期
3 李威兰;;浅谈大学校园景观优化设计介入数字技术的意义[J];南方农机;2019年23期
4 巴梦真;;人性化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12期
5 肖花;;校园景观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01期
6 麻欣;;“叙事景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11期
7 伍朝晖;;高校校园景观地域设计初探[J];居舍;2018年07期
8 袁灵芬;;师院校园景观石欣赏[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9 王春霞;;生长中的校园景观规划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工程与建设;2018年05期
10 孙文清;欧阳汝欣;;衡水市校园景观对植物多样性感知能力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8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慧慧;;色彩在北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A];2016中国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张娇;;浅谈校园景观中边界设计的魅力[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张思雨;张尹乐怡;左国良;丁晨e
本文编号:2672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672577.html